西江月
新结临溪水栈,旧支架壁山楼。何须门外去寻 秋,几日霜林染就。
影乱夕阳楚舞,声翻夜 月吴讴。山中布褐傲王侯,自举一觞称寿。
龚贤长期流寓上元,他在清凉山 上构筑扫叶楼隐居(楼现存南京市清 凉山公园内),从不曳裾侯门,混迹 市井。这首《西江月》就是他栖居扫 叶楼的闲适生活的写照,抒发了他无 拘无束,自得其乐的情趣,表现了蔑 视王侯的精神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志 尚;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污浊,则给予 了无情的鞭挞。
“新结临溪水栈,旧支架壁山 楼。”溪,指清凉山下的溪流。山 楼,即指扫叶楼。因建造在清凉山 上,故称。词人是一位潇洒送日月的 山林隐逸之士,经营野墅,不遗余 力。先前,已凿开石壁,建造了依山 傍水的扫叶楼。但是意犹未尽,所以 他新近又临溪修筑了一条木石相连的 栈道。这样,他就可以更加尽情地观 赏山水,优游岁月了。“何须门外去寻 秋,几日霜林染就。”时届清秋,不 要多少日子,当秋霜染红山林的时候, 就是玩赏秋景的大好时机。词人既有 水栈可以攀缘,又有山楼可以登览, 所以,他不必象别人那样,要到野外 去探寻,才能享受到秋色的乐趣。他 只要登楼眺望,或者行吟溪畔,就可 以饱览秋光。这是何等的便捷和惬意 啊!
下片,继续描写隐居生活的情 趣。“影乱夕阳楚舞,声翻夜月吴 讴。”每当傍晚时分,秋山沐浴在金 色的阳光里,显得更加姣美多姿。词 人独自领略秋色的意趣,心神爽快, 情不自禁地起舞翩翩,在夕阳光里,身 影散乱,意态自如。楚舞,原指楚地 舞蹈。《汉书·高帝纪》: “帝谓戚 夫人曰: ‘为我楚舞,吾为若楚 歌。’ ”此与下句“吴讴” 相对成 文,泛指且歌且舞的情态。“影乱夕 阳”,化用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的句子, 烘托词人自己赏玩秋光欣然起舞的心 境,很自然贴切,形象生动。夜间, 在银色的月光下,他面对幽邃寂静 的山野景色,漾起淡泊恬适、心旷神 怡的情趣,兴之所至,便放声吟唱起 吴地民歌来。最后两句,作者直接述 说山中的乐趣。在山里过隐居生活, 任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随意徜徉栖 息,不受任何管束。虽然身着粗布衣 衫,没有穿戴峨冠博带的朝服的庄重 矜持感,但却有充分的自由,这是任 何功名富贵所换不到的; 自己举杯为 自己的健康长寿、自由快乐而干杯, 也远远胜过豪奢的筵席上别人的阿谀 祝福。因此,这种清高狂放的布衣生 涯,完全可以傲视王侯,比豪华的生 活要充实得多。
全词叙写栖居山林的闲适快乐, “傲王侯”三字点睛。词人的这种追 求,正是他愤世嫉俗,向往真、善、 美的社会理想,而对当时黑暗的封建 社会不满和抗争的表现,具有一定的 现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