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望江南

2025-03-10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江南好,秋色丽晴川。莼菜白肥钗股滑,鲙鱼银 软筋头鲜。沉醉绮罗边。

更漏静,残蜡照离 筵。玉轸柔柔惊雁促,红牙的的溜珠圆。一曲碧 云天。

这首词写江南秋天莼羹鲈脍歌酒 宴游之乐,雅丽动人。所用词牌为《双 调望江南》,由《望江南》单调增加 一叠而成。

上片起句,歌赞江南秋色之美。 作者用“秋色丽晴川”五字,绘写江 南水乡秋天明丽的风光,不由使人忆 起范仲淹《苏幕遮》“秋色连波,波 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的词 句。范词这几句写的是“秋水共长天 一色”的景象,词中突出“寒”字, 给人感受的是秋凉的意绪。作者这句, 却突出一个“丽”字,使人感受到碧 波荡漾的晴川,秋光明艳,水面上浮 动着太阳投射下去的金碧波光,富有 醉人的魅力。秋江里,鲈鱼肥了,莼 菜也异常鲜美。这时候,二三知己, 画舫歌童,或借名园佳丽之区,或占 雅静酒楼一角,文宴清歌,脍香酒 美,更是人间的赏心乐事。词的三、 四两句,正是回忆的这种乐趣。“莼菜 白肥钗股滑,脍鱼银软筋头鲜。”早 在西晋初年,张翰就留有因秋风起忆 故乡莼羹鲈鱼脍而归隐的故事 (见 《晋书·张翰传》) 。莼菜一名水 葵,椭圆的翠叶,有长柄浮在水面, 紫色的茎及叶柄有粘液,滑腻如丝, 可以作羹,莼菜经过剪采、洗濯之后, 就呈现肥嫩的白色,滑润如佳人的钗 股。作者友人朱彝尊《摸鱼儿》咏莼 云: “西泠水,濯取凝脂齐脱,白银 钗股同滑。”正和“白肥钗股滑” 这句同义。鲈鱼,巨口细鳞,背苍腹 白,以产于松江之四腮鲈为最美。作 者是松江人,家在莼鲈之乡,所以体 味最深。“脍鱼银软”这句,以银软 状鲈脍之酥松白嫩,筋头一脔,即已 感到鲜美异常,这是品尝鲈脍者特有 的体会。上片结句云: “沉醉绮罗 边。”“绮罗”指代穿着罗衣的歌儿侍 女。在如此佳胜的时节,鲜鱼美酒, 沉醉绮罗席上,似比老杜“暂醉佳人 锦瑟旁”(《曲江对雨》)更胜一筹。

下片写酒筵听歌之乐。“更漏静, 残蜡照离筵。”夜已深,漏将残,酒 筵欲散,红烛还未烧完,这时正好是带 醉听歌的时刻。“玉轸柔柔惊雁促, 红牙的的溜珠圆。”玉轸,即玉柱, 筝瑟之柱,以玉制成,称为玉柱。这 里指筝柱。“柔柔”,指歌女弹筝的 纤指。筝柱排列如雁行,弹筝时,促 柱拨弦,随着轻柔的纤指移动,仿佛是 雁行惊动,所以用“惊雁促” ,形容弦 柱频移的轻快节奏。“红牙”即红 牙板,歌唱时用以调节乐曲节拍。 “的的”,意为光亮鲜明。用如“的”。这句是说,随着红牙板的拍子, 歌者珠喉乍啭,其音色之流美,仿佛 珍珠在玉盘里溜动时发出的圆润脆美 的乐音。这两句对仗工稳,前句写弹 筝的动作,后句写歌唱的清音。此中 有人,呼之欲出,更使听歌者无限陶 醉。歇拍,“一曲碧云天。” “碧云 天”为范仲淹《苏幕遮》的首句,这 里说“一曲碧云天”,意即歌唱一 曲新词; 结构上,它又与起句的江南 秋色相呼应,通贯全篇,起着一语双 关的作用。

全词音节流美,语言俊丽,起笔 高华爽朗,“莼菜”两句写江南特有 的风味,文词极为形象。下片写酒宴 之后,雅歌清唱,玉润珠圆。“玉轸” 两句,尤为俊语,虽筵宴将散,而余 韵无穷。明末清初,文士游宴,多半 携有歌女当筵侑酒。贵家世族,往往蓄 有乐工家妓,专门从事演唱,其例举不 胜举。即使清贫如词人陈维崧,填词 之余亦有侍儿为之依声度曲 (见《迦 陵填词图》及其题咏) ,殆亦当时风 气使然。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