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2022-06-09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韩平叔园亭赏荷

空庭雨过暑全收。树阴稠。鸟声幽。四面帘垂, 闲挂小银钩。门外好山浑似画,看未足,又登 楼。

凉飔微度藕花州。 暗香浮。 入杯流。 向 晚泠泠,急管促清讴。倚醉不愁归路暝 ,有明 月,更相留。

这是词人在一个名叫韩平叔的园 亭中观赏荷花时的词作。作者通过对 景物的生动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有 山有水、有花有月、有歌有酒的美好 境界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上片着重写赏荷的环境和愉悦的 心情。首句总写宜人的气候: 雨过天 晴,空旷的庭院中,暑气全收,空气该 是多么清新。气候如此,“空庭”周 围的环境又如何呢? “树阴稠。鸟声 幽。四面帘垂,闲挂小银钩。”作者 用动、静结合的笔法,勾画了一幅美 妙的画面。你看,树荫是那么稠密; 你听,从茂密的林间传来的鸟声又是 那么动听; 而这一切又是从幽静的室 内看到、听到的——幽斋的四周垂着 帘幕,帘幕用小小的银钩挂起。这一 景物自然使我们联想起李璟“手卷真 珠上玉钩”和秦观“宝帘闲挂小银 钩”的词句。“四面”两句,既补足 上面三句的意思,同时又勾联、开拓 下文,起着桥梁的作用。“门外好山 浑似画”,也是从幽斋中所见的景 物,与发端三句描绘的景物构成了一 个整体。然而局处室内,视野毕竟受 到限制,故云“看不足”;因不足而 “又登楼”,乃是必然的结果,与王 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 思相近。由此再作展开,进入题目中 所说的“赏荷”这一主题。

下片即专从登楼以后的所见所闻 所感着笔。首三句写赏荷。词人并不 是采取俗套的手法来正面描绘荷花的 形象,而是完全从嗅觉的角度来作传 神的写照: 一阵阵轻微的凉风吹过了 藕花州,微风过处,立刻送来了荷花 飘浮的香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 香气不仅传入鼻底,而且似乎还流进 了杯中,使杯中之酒也平添了几分诱 人的香味。这就使抽象的靠嗅觉方可 感受到的花香,一下子变得具体化, 仿佛是肉眼可以看到、双手可以触摸 的具体东西了。手法新巧,一扫陈 言,不能不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就在词人赏花饮酒、沉浸在愉悦 之中时,突然又传来美妙的乐曲和歌 声: “向晚泠泠,急管促清讴。”“向 晚”,接近夜晚,即傍晚。“泠泠” 谓乐声清越。“急管”,节奏快速的 乐曲旋律。“清讴”,清亮的歌声。 两句意为,到了傍晚时分,伴随着节奏 轻快的乐曲,一阵阵清亮的歌声又传 入了我的耳际。很明显,词人已被眼 前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完全陶醉 了。歇拍三句,写一日以荷花为中心 的乐事结束。这本来应该是意尽言尽 的,然而作者出乎意料地采取了 “悬 崖勒马” 的手法,不是写兴尽回家, 而是写明月留人,它仿佛在对客人 说:尽情地畅饮赏荷吧,你们无需忧 虑回家的路上因天暗而看不清路影, 我会伴送你们平安归去的! 通过明月 留人来反映主人的热情留客,这又是 一种摆脱俗套的写法。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