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2019-07-18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塞 上

苦塞霜威冽。正穷秋、金风万里,宝刀吹折。古 戍黄沙迷断碛,醉卧海天空阔。况毳幕、又添明 月。榆历历兮云槭槭,只今宵、便老沙场客。搔 首处,鬓如结。

羊裘坐冷千山雪。射雕儿、 红翎欲堕, 马蹄初熟。 斜亸紫貂双纤手, 罢银 筝凄绝,弹不尽、英雄泪血。莽莽晴天方过雁, 漫掀髯、又见冰花裂。浑河水,助悲咽。

顺治十四年(1657) ,顺天科场 案发,祸及全国。十五年初,礼部磨 勘 (复核) 丁酉科乡试朱卷,劾奏河 南省考试官黄沁、丁澎用墨笔添改字 句。据《扶荔堂文集选》 (刻于康熙 间)记载: 丁澎在阅卷时,发现了李 天馥的卷子,拍案叫绝:“此名士 也。”他出于爱才,阅后把李等前几 名举子叫到,以他们的卷子为例,讲 解了 “为诗为古文之道”,并随手在 卷子上用墨笔“更易数字”。谁知, 此举竟触犯了法规,招致大祸。当年 七月十六日被流徙到了吉林尚阳堡。 这首《贺新凉》就是写徙居生活的。

首句“苦塞霜威冽”,突兀而 起,边塞的荒寒、凄凉情形已初现在 读者眼前。尚阳堡位于今吉林省西 北,与蒙古接壤,清初为科尔沁右翼 前旗,今为吉林省洮安县。此地属干 旱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 16.5度,秋冬之季,风沙弥漫。接着 三句,以“穷秋”、“金风万里”、 “宝刀吹折”、“黄沙迷断碛” 等 语,一气而下,写戍所的地理自然环 境: 秋冬之交,风卷黄沙滚滚而过, 迷人眼目,裂人肌肤。这是白天的情 景。当时的遣戍者往往“无庐舍,掘地 为屋以居”,或只睡一顶帐蓬。他在 戍所写的《夏日移居》八首中有句: “五迁无定宅,逆族卜居难”、“松 鼠昏弄月,山鬼夜憎人。”已经写得 很明白。漫漫长夜,伴他的只有如冰 的寒月; 听到的也只有枯黄榆叶的 “历历”声,即使借酒消愁,也只是 仰卧山岗,面对蓝天和随着狂风而飞 过的片片乌云。寂寞、凄凉、孤独, 难忍长夜的煎熬。“只今宵、便老沙 场客”,是说寂寞催人老,一夜之 间,已是“不觉星霜鬓边白” (晏 殊词句) 。何况,干旱、风沙、沙 碛、久未梳洗的两鬓已经打成结,谪 戍者的潦倒形象栩栩如生。

过片“羊裘坐冷千山雪”句,继 上片“只今宵、便老沙场客”和“搔 首处,鬓如结”而来。“千山”是长 白山的余脉,在辽宁西南,此处是泛 指,也是特指作者所居的山区。既是 续写谪戍者的形象——身披羊皮袄, 孤坐群山雪地,也指遭谪来此已非一 日,而是坐冷千山了。接着写所见的 少数民族的生活。作者对兄弟民族怀 有很好的感情,他在《塞上曲》六首、 《东郊》十首等诗中,以形象的语言, 生动刻划了少数民族围猎的壮观场 面: “居延雪劲草初肥,放兔呼鹰教 打围,夺得健儿雕羽箭,翻身骑马疾 如飞”,“紫貂斜亸燕支女,白马横 行垄上儿。别部龟兹兼破陈,都将双 管夜中吹。”这些与此词下阕几句 的意境是一致的。然而,“垄上儿” 能够理解和同情遭贬谪者此时此刻的 生活艰难与内心痛苦吗?苏武牧羊一 十九年,王昭君远嫁匈奴……千古史 事,英雄泪血,“燕支女”手中的“银 筝”,又怎能弹尽诉绝! “记出塞、 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 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辛 弃疾《贺新凉·咏琵琶》)此境此情, 作者所见所闻,能理解的也只是凄凉 和绝望。丁澎是杭州人,今日此时, 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 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的 美景,正是赏秋时节。眼望“晴天过 雁”,又怎能不引起思乡情绪呢! 他 有妻儿兄弟在故乡,他们好吗?他们 知道塞上的苦况吗?路隔千山万水, 戍期未满,还乡无望; 难以御寒的毳 帐,如铁的衾枕,有梦也难圆。掀髯 细听,只有河水在呜咽,抬头仰望, 只见树梢冰凌串串。绝望、凄凉、悲 壮,字字泪血。这是对清廷借科场案 迫害知识分子的控诉,思想意义是积 极的。

陈其年对此词的评语是“裂帛一 声,红珠迸碎。我读之,便觉耳后生 风,鼻端出火。”这首凄壮的《贺新 凉》,是丁澎用血泪铸成的,是《扶 荔词》中若干“壮词”的代表,与其 小令的气格完全不同,它继承了苏辛 豪壮词风的传统。一位有成就的作家 本来就不应当受一门一派的局限,而 是博取众长,以不同的格调写不同的 内容。此外,这首词也再次证明,生 活是创作的源泉,丁澎有五年谪居生 活,才有《塞上》这种作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