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旅 夜
薄醉不成乡,转觉春寒重。鸳枕有谁同,夜夜和 愁共。
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起立悄无 言,残月生西弄。
清代词学家陈廷焯曾说过: “羡 门词,长调、小令均有可观,而小令 为胜。” (《白雨斋词话》) 陈氏此 评是符合彭词实际成就的。这里所选 的《生查子》就是令人颇为瞩目的一 首小令。该词抒写的是在旅舍之夜百 般无聊、思念的意绪。开篇两句,写 自己喝了点酒,但未酣饮成醺,进入 一种陶醉、迷离悄恍而超脱的境界。 正由于似醉非醉,酒热攻面。反而对 春夜的寒气更为敏感。这不仅仅是描 写一种细微的生理感受,更重要的写 出了自己的心理体验。我们从 “转 觉”两字隐含的憾意中可以感受到这 一点。词人本意是想借酒醉消磨又一 个无聊、寂寞的黄昏,但事与愿违, 反而加重了自己在这春夜孤寂的感 受。这两句是写感觉,下两句进入情 绪内容。“鸳枕”两句正式说明了词 人求醉的动机。这是因为词人远离亲 人,孤宿客舍,别情袭人,春宵难 度。“夜夜”二字,说明这种无人相 伴,有愁与共的情况已非一夜两夜。 上片由“醉”起,写未醉增感,下片 则由“梦”始,写梦成生思。“梦好” 两句,包含两个对立的比喻。梦本为 幻觉,因做得充分可人,反觉真实, 而往事本为真实,因随岁月流逝,反 觉虚幻。夜梦如真,说明思之深切; 往事如梦,说明别离已久。在这真与 幻的错乱中,有着词人多么深沉的感 慨。“起立”两句,写自己夜梦惊醒 后的动作。词人有感于心理上的真幻 错乱,起床默然伫立窗前。夜深人 静,四下寂寥,唯有那一弯残月遥挂 在那小巷的西头。这样的结尾,属于 古人所说的“景中有人”,以自己无 言的举止和眼中无言的景物来描心写 中难言的苦衷。望中那深沉的夜,那 惨淡的月,以及词人自己那无言悄立 的形象,构成了一幅凄凉的图象,深 深地楔入我们心中。其中,景语的结 尾有着“寻味不尽”的意味。随着词 人深情的一望,词人把自己的难言之 情引注到了“残月生西弄” 的景象 中。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这个意象也 就负载着感情的信息在人们的脑际摇 曳不已。该词写旅夜的情绪,写出了 情绪的发展过程。这种过程是由相应 的动作为标志的。先写饮酒,引出酒 后感觉。次写就寝,由“鸳枕”而生 相思。再写做梦,由梦之真切而追忆 往事。最后写因梦惊醒,起视夜景, 生情景之慨。由黄昏而深夜,次第写 来,细致而真切,颇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