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咏 烟
春柳暮烟含,燕醉莺酣。飘绵舞絮恨相兼。雨打 风吹收不了,又上眉尖。
系马弄金衔,斜日 厌厌。梦中归路又谁谙。渺渺茫茫花一簇,说是 江南。
这首词描写的是春日黄昏时一派 凄迷朦胧景象,同时也表露词人迷惘 惆怅的旅思。上片写景,起句“春柳 暮烟含,燕醉莺酣”,意思是说,春天婀 娜多姿的柳树被黄昏的烟霭笼罩了, 体态轻盈的紫燕与啼声婉啭的黄莺 也陶醉在空蒙的暮色之中。春日的黄 昏固然美丽,但苍茫的暮色毕竟是 令人感伤的,它总是感发着人们对宇 宙人生的某种体验,更何况“飘绵舞 絮恨相兼”,暮霭中,那满天飞扬、撩 人愁思的柳絮偏偏这时也来凑趣。本 来沉沉的暮烟与飘忽的柳絮,这二者 任其中之一已足以触发词人的离愁别 绪,他又如何承受得了这二者混合后 所产生的强烈冲击呢?况且这两者又 是“雨打风吹收不了,又上眉尖”, 它们仿佛是愁情的物化,无法排遣, 无法驱散。因而上片虽只是写景,但 由于词人对所写之景有着深切的感 受,所以在选择意象时便自然带上了 词人主观的感情色彩。
过片笔锋一宕,转写人物的活 动,“系马弄金衔”,“金衔”即铁做的 马嚼子。人类的活动都是受意识支配, “系马弄金衔”这一举动,显然是骑 者在一片暮霭的重围中感到茫然失 路,因而犹豫踌躇,不知何处是归 程。放眼望去,“斜日厌厌”,夕阳 在暮色中是那么黯淡,那么了无生 气。联系全词来看,这当然是词人心境 的写照。“梦中归路又谁谙。渺渺茫 茫花一簇,说是江南。”暮烟中,一 切都着上一层迷离的面纱,那萦绕梦 中的归路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是 依稀记得,梦境中那里有一簇花儿, 说那个地方就叫江南。除此之外,只 有渺茫,只有怅惘。不过烟的朦胧, 梦的模糊,这两种意象是重合的,因 而在烟霭弥漫的氛围中,真亦如梦, 梦即是真,这是词人当时复杂而微妙 的心态,上片所写之景均为江南典型 风物即其明证。下片结构颇有特色,写 人写景隔句相间,在语意上有连锁 作用,末了以口语化的“说是江南” 作结,统摄全词,虽然稚拙,却也别 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