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2024-10-20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初夏

谁在纱窗语?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去。早 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听半部,新添蛙 鼓。小白蔫红都不见,但愔愔,门巷吹香絮。绿 阴重,已如许!

花源岂是重来误? 尚依然、 倚杏雕栏,笑桃朱户。隔院秋千看尽坼,过了几 番疏雨。知永日、簸钱何处?午梦初回人定倦, 料无心、肯到闲庭宇。空搔首,独延伫。

这首词选自《江湖载酒集》。上 片以“惜春”情调描绘初夏景色,下 片通过院空人去寄写孤独感伤。谭献 《箧中词》评曰:“人才进退,知己难 寻,所感甚深。”

词以问句开篇:“谁在纱窗语?” 从后片“午梦初回”可知,词的具体 时间正值中午。作者在室内午休,忽 被窗外一阵声音吵醒,便自然发出这 一问。“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 去”三句旋即作了回答。“多愁” “惜春”本为人的感情,这里赋予双 燕,就将眼前实景和心中所感融合写 出。两句点出题目“初夏”,也奠定 了全词的基调“惜春”。初夏意味着 春天已经过去,作者为此而多愁,而 叹息,当然主旨不在自然节候的变 换,乃是感于春去不返,勾起自身的 某种失落感。既已被燕声吵醒,索性 信步向外走去。以下便都是随着步履 所及展开的“初夏”景象: 石板搭就 的西向小桥低垂水面,早已被亭亭如 盖的荷叶遮掩;池塘边蛙鸣如鼓。 “半部”言青蛙尚小,故其声不高; “新添”说明春时尚无,入夏才有, 这些都是在突出“初夏”特征。作者 信步向一处庭院踱去,春时路边红红 白白、或开或萎的小花都不见了,静 寂的门巷里,只有风吹拂着柳絮飞来 飞去。作者不禁叹道,绿树垂荫,已 是这般浓重了。

上片一路描写,井然有序地递相 展开,层层加深着春之“归去”的忧 愁,以至最后竟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 迟误呢?所以下片换头即以“花源岂 是重来误”反问孤起。“岂是”是对 内心疑问的否定; “重来”说明以前 曾来过。接下去“尚依然,倚杏雕 栏,笑桃朱户”之句倒装,谓杏树桃 树之旁的楼阁依然还在。“雕栏” “朱户”均用以形容楼阁的华丽,暗 示着这里曾有过怎样的欢聚,标举楼 阁依然,主旨正在对那欢聚的怀念。 无论这欢聚是同朋友还是同恋人,总 之都不存在了。下句抬眼望去,只见 隔院秋千绳索都已断裂,便又轻轻叹 道; “过了几番疏雨”。“几番疏 雨”谓时间並不久远,而景况竟至如 此,变化得真令人难以捉摸。再下 “知永日,簸钱何处?”又是一问。 “知”,即不知;“簸钱”是一种掷 钱赌戏,这句是对人的疑问。政治上 的进退,正犹如赌戏,以“簸钱”问 往日的知己朋友,正暗寓此意。作者 的思绪继续延伸,“午梦初回人定 倦,料无心,肯到闲庭宇”,这是对 院空人去内心一厢情愿的解释,以求 得自我宽慰。明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还要这么说,愈显出“知己难寻”的 感伤。词末“空搔首,独延佇,”用 无可奈何的动作,推出自己孤独茫然 的形象,歇拍结尾。

这首词的主旨诚如谭献所评,反 映了作者“知己难寻”的深切感受。 但这一主旨却只能从词的意象情调中 整体把握,难以具体指实。全词紧扣 “初夏”铺排景致,为春天的逝去忧 愁叹息,在静寂的院落中寻觅沉思旧 日的踪影,用笔不即不离,不粘不 滞,自然清空; 而从总体意象中又可 以明确地察觉到背后意蕴的深切,韵 味幽幽,显得醇厚渊雅。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