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2019-07-19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镇日帘栊一片垂,燕 语人无语。

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听遍 梨花昨夜风,今日黄昏雨。

这首词出《静志居琴趣》。索词义, 描写对象为一女子。依一般说 法,应为作者妻妹冯寿常。

全词借助环境渲染和景物烘托, 刻画了一个思妇的意态和心绪。起句 “残梦绕屏山”写女子的状态和所梦 的内容。“梦”而曰“残”,既说明 梦的断断续续,也说明她睡了一天, 正处于将醒未醒,半昏半觉的状态。 “屏山”,即立在床前的屏风,上面 描画着遥山远水,在古典诗词里多用 以表现思妇的离情,因而“梦绕屏 山”暗示出女子思恋的对象在外远 游,致使她梦萦魂牵,自然,这是须 深厚的感情作基础的。这句围绕人物 作笔,次句拉开一步:“小篆消香 雾”,写室内景致。“篆”即盘香, 小巧的盘香隐隐燃损着,屋子里香烟 氤氲,这就更增添了梦的迷离。下句 “镇日帘栊一片垂”继续拉开。“镇 日”谓整日。那竹编的门帘一整天都 未卷起,说明女主人整日昏睡不起, 自然也没有人来。这里门楣垂掩的帘 栊无声地传达着女主人的孤寂和了无 心绪。“燕语人无语”,笔触再拉向 室外。隔着一片竹帘,庭院里有紫燕 呢喃,而室中的人却静寂无声,写燕 正是衬人。上片以梦中的人为中心, 步步外推,层层烘托,构成孤寂迷蒙 的境界,刻划了思妇庸懒无绪的状 态。之所以如此,当然在于对远方恋 人梦寐以求的入骨相思。下片“庭草 已含烟,门柳将飘絮”,顺接上片收拍 而来,展示庭院景致。草色含烟,谓草 已长得很茂盛; 柳将飘絮,说明柳花 已开,但尚未成籽。两句点出时节正 值仲春。“已” 、“将”二字不仅强调 时节,也描画了女主人复杂的心曲。 可以想见,往日这个时候,两情人踏青 赏春,该是怎样的一番欢乐,而如今 庭草又已含烟,门柳又将飘絮,可心 头之人又在哪里呢?风景依旧,人去 院空,这春光岂止对她毫无意义,反 而会更增添烦恼,所以她只好垂帘昏 睡,不去理会。室外的春景正反衬了 室内的愁人。末两句“听遍梨花昨夜 风,今日黄昏雨”,在上面由内向外 一路展开后又荡回到女主人身上。 “遍”字道出女主人昨日整整一夜听 着风吹落梨花的声音,未曾合眼,因 而白天困倦昏睡,照应首句的“残梦 绕屏山。”而今夜呢?黄昏时分又下 起了细雨,可见又将是个不眠之夜,那 么次日想必又有一番“残梦绕屏山” 的循环。末两句表现女主人愁思的无 止无休,语断而意延。这两句依词面 解读,已尽其意。若进而深推,还 叠化了前人词境。“黄昏雨”暗用李 清照词《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的意境; 再联系上句“听 遍梨花昨夜风”,则又正是李重元 《忆王孙》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 闭门”的意境。意境的叠用,更加深 了词旨的深婉和韵味。

这首小词由人及景,末又回扣到 人的身上,结构井然有序。作者所取 景物,所用词句,与思妇意态心绪, 款款相融,极尽隐约暗示之妙。特别 是末两句叠用前人意境,不露痕迹, 醇雅而含蓄。陈廷焯评朱彝尊词,认 为“《静志居琴趣》一卷,尽扫陈 言,独出机杼。艳词有此,匪独晏、 欧所不能,即李后主,牛松卿亦未尝 梦见,真千古绝构也,”本词足以当 之。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