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2023-08-06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次芦沟桥

策马平桥落照寒,浊河流水急、下桑干。黄沙影 里望西山,风起处,白草暗雕盘。

渐觉鬓毛 斑。眼前多少泪、向谁弹。短衣孤剑度榆关,云 漠漠,何处是江干?

古代的知识分子,很多是不得志 的。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怀着 强烈的不遇之感,常常借诗词来抒发 自己的抑郁与哀愁。这类作品,字里 行间,往往流露出对年华易逝的悲 叹、老大无成的感伤,富于艺术感染 力。这首词是这类作品中比较成功的 篇章。

词一开头,即将一幅关塞出行的 图画展示在读者眼前: 黄昏时候,残 阳还在西天照临大地,却已带着一股 寒意; 河中浊浪滚滚,水流急急向桑 干河奔去; 黄沙遍地,远处隐约可见 耸立的山峰; 灰色的大雕在天空盘 旋。行人就在这种环境中扬鞭策马而 行。桑干河源出山西省马邑县桑干 山,流入河北,最后流入永定河。古 人常以桑干河一带代表北方边塞。唐 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诗云: “边 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唐雍陶 《渡桑干水》云:“南客岂曾谙塞 北,年年唯见雁飞回。”这首词,题 为“次芦沟桥”,视野却更为开阔,它 浊流滔滔,白草暗雕等,都一望而知 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关塞景象。这种 北国黄昏景象,是足以引起行人的忧 伤的。上片看似完全写景,实际上所 写的一派灰暗景物,正是主人公的 心理写照。行人感觉到“寒”,既 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 可见低沉压抑的情调贯穿于写景之 中。

下片着重表现情绪。“渐觉鬓毛 斑。眼前多少泪,向谁弹。”这是直 抒其情。年华流逝,头发斑白的主人 公心事无人能领会,所以泪也无处可 弹。究竟是为了年华流逝,还是为了 功业未就,抑或是遭遇不幸而情绪哀 伤?词中没有交代,然而一种凄切感 伤、低回抑郁的情感却表露得极其充 分,这正是其含蓄不尽之处。结句 “短衣孤剑度榆关,云漠漠,何处是 江千?”完成了对主人公的形象刻 划。“榆关”即山海关,在芦沟桥的 东北方,是北方重要关隘。“江干” 即江边,这里并非实指江岸,而是以 此比喻征途的结束,事情的了结。山 海关一过,就是通常所称的关外,就 更是北方了。主人公“短衣孤剑”, 独身一人去关外何干?词中也没有交 代,只是描写了他那种身不由己、无 可奈何的形态与心境。

这首词犹如一幅孤身出塞远行 图。词人以白描勾勒山水天地诸远 景,以工笔细描风吹草低、暗雕盘旋、 人物远行等动景。他善于把抒情化入 写景之中,透过词作灰暗的色彩,其 凄凉心情不难体味。这与元代马致远 小令《天净沙·秋思》的写法极为相 似。词中不用典实,完全采用白描手 法来表现主人公凄凉寥落的心境,这 一点也和《天净沙·秋思》相近。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