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文 石
一片蓝田种不成,浅沙点点密于星,就中最爱小 螺青。
摩诘细皴添画法,坡翁长供寄吟情, 煮泉曾否入《茶经》?
高士奇《清吟堂词》为《蔬香 词》和《竹窗词》之合集,本词属 《竹窗词》。《竹窗词》的内容,词 人在《清吟堂词·自序》中曾有表 白,谓《蔬香词》 “不意梁汾刻于江 南”后,“顷归江南村,田居多暇, 咏物写情,诗所不能尽者,时一托之 诗余,经年成帙。自怜年齿将迈,不 能澄怀观道,乃作绮语,得无为士君 子所讥议。然每怪缙绅先生,身退林 泉,恋慕名禄,或探讨声伎,致失其 生平所守,又不若以此遣其岁月,故 刻《竹窗近词》,而附《蔬香词》于 首,见今昔志念之不同也”。
在此以前,历代不少文人学士喜 欢在自己作品中吟咏、描写山水怪 石,石头诗较为著名者大概要数北宋 大诗人苏东坡的《双石》、《壶中九 华诗》和黄庭坚的《云涛石》等。这 首词吟一块文石并由此生发丰美的联 想。题目标明“文石”,刻划生有纹 理的石头。“文”,纹理。上片首 句,“一片蓝田种不成”,直写这块 文石好象一片晶莹光亮的蓝田美玉, 不似纵横交错的耕种之地。“蓝田” 山名,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山出美 玉,故又名玉山。二、三句承“一片 蓝田”而来,正面描写石上的脉络纹 理,那些沙沙点点如飘散的雾粒雪 珠,比天空的星星还要繁密,内中最 惹人喜爱的花纹,是一颗一颗小巧玲 珑的青螺。“螺青”,即青螺,“青” 与“星”协韵。青螺,有时亦指妇女 头上形似螺壳的发髻,或谓螺髻,此 处不是。刘禹锡《望洞庭》有“遥望 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 句,其中的“青螺”与“螺青” 相 同。整个上片从文石本身落笔,既是 紧扣题目,再现了这块小小怪石精巧 的自然造形,又抒写了词人自己十分 叹赏的感情。一盆怪石,清供文案, 澄澄水中粲然,令人赏心悦目。
词的下片,转入丰美的联想。首 句“摩诘细皴添画法”,是说精工山 水怪石的唐代大画家王维如果见到这 块文石,画兴勃 ,破墨细皴,恐怕 会给绘画怪石增添新的画法。“皴” 皱也,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多用以表 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各种脉络 纹理。皴法古有十六家之说,如清郑 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所 云:“古人写山水皴法分十六家: 曰 披麻……此十六家皴法即十六样山石 名目,并非杜撰。”王维善画,尤精 山水怪石,对画石的皴法颇有研究, 清钱杜在《松壶画忆》中十分推崇 他:“右丞《画诀》有石分三面之 说,分则全在皴擦勾勒,皴法又有简 有烦,烦简中又有家数。”下片第二 句“坡翁长供寄吟情”,是说写过 《怪石供》的东坡如果见到这块文 石,把它长期清供案头,能够寄志吟 情,续写新的诗篇文章。此词原有自 注云:“东坡有《怪石供》,山谷诗 云:“锡谷寒泉椭石俱”,谓其澄水 浊可以煎茶。”自注中所说的《怪石 供》,是东坡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五月的一篇散文,叙已以 饼饵给新安江中浴水小儿,易得二 百九十八枚怪石,不久遇有机会, 托人送庐山佛印禅师为供。“供”, 小摆设,供玩赏的东西,如果供、石 供等。此文旷达豪放,其间夹有对社 会世风发泄牢骚之意。词的结句妙趣 横生,词人幽默地发问,山谷以石泉之 水煮茶的经验曾否写入《茶经》?这 一句问语似与全词无关,其实不然。 自注中提到的诗句为黄庭坚《谢黄从 善业寄惠山泉》诗之首句“锡谷寒 泉”,即无锡惠山寺石泉。“椭石” 狭长的石头,或谓鹅卵石,可以使水 澄清。据任渊《山谷诗注》的注文, 刘伯刍曾比较烹茶所用之水,按质地 分为七等,以无锡惠山寺石泉之水为 第二等; 山谷有从人取杨华店井水旁 十数石置瓶中,令水不浊。山谷在喜 吟“锡谷寒泉椭石俱”之后,接着就 是高兴地“急呼烹鼎供茗事”。宋人 饮茶习惯不似今人开水泡茶,而是先 在小石磨里研磨茶叶,再放到水里煮 煎,东坡就有《试院煎茶》诗。“《茶 经》”,唐代“茶神”陆羽所写有关 茶的专门著作。词人从所见之石联 想到王维的善画怪石,东坡的《怪石 供》文,进而让思绪翩飞到山谷得寒 泉、椭石而煎茶上去,因此吐出“煮 泉曾否入《茶经》”的妙问,情趣盎 然,耐人玩味。
这首吟石词的构思较为别致,上 片描摹文石形态,直抒爱石之情; 下 片浮想联翩,烘托用力。语言自然平 和,轻圆活泼,文石之美和爱石之情 以幽闲淡雅之笔缓缓出之,给人一种 含蓄深邃的美感。《国朝名家诗钞小 传》称高土奇作品“和平尔雅”,确 为中肯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