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2023-01-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 余

盘古溯从前,词曲诗文没一篇。都向虚空描写 出,蹁跹。自幸才人便值钱。

体制岂拘牵? 唐宋金元亦枉然。识得毫端花放也,新鲜。不在 人间此日传。

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出,论诗 之诗代有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史上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部类。但比较 而言,论词之词,唐宋元明,鲜有作 者。朱彝尊虽有这类词作,亦稍晚于 方中通。因此,方氏的这首论词之 词,似为开先河之作。

“盘古”,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 首出创世的人物。蹁跹,舞貌,意谓 才人进行创作时,无所依傍,反而能 彩笔蹁跹,纵横自如。“值钱”,尊 重。最早的文学家所进行的创作,受 到当时和后世的尊重和爱赏。下片前 两句言模仿之弊,意谓“拘牵”于前人 窠臼之中,即使将唐宋金元的作品模 仿得维妙维肖,也毫无价值。接着, 又从正面立言,提出“新鲜”的创作 要求。所谓“新鲜”,就是独任性灵, 表现真情实感,富有创造性。这样的 作品,便能“不在人间此日传”—— 不仅名重一时,而且流芳后世。

为了深入理解方中通在词中所阐 发的创作观念,我们不妨引其同题 《减字木兰花》比照观之。词云: “怜他下笔,模拟《花间》求第一。 又叹心忙,抛却《花间》学《草堂》。

肝肠潦草,面貌何曾收拾好?纵 使王嫱,不过西施一样妆。” 《花间 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为现存最早 的词总集。《草堂诗余》,词总集, 旧题南宋人编。词家小令、中调、长调 之分,自此书始。“西施”,春秋时越 国的美女。“王嫱”,字昭君,汉元 帝宫人,著名美女。这首词的大意是, 世人学词,非模《花间》,即拟《草 堂》,泯却了自己的特色。倘若内在 修养不够,只求外观的形似,可能便 不伦不类。如果王昭君不顾自己的独 特丽质,一味以西施的服饰打扮自 己,那么,充其量不过是个假西施而 已。显然,二词所反映的内容是相通 的 它们体现了方中通对词创作的看 法,即反对模拟,独任性灵,以表现 作者的真情实感为最高境界。郭林 《陪集序》引方中通语云:“不自为 凭依而凭依人,吾不为也。”又评方 中通的作品云:“位白一出语,非复 恒常拟似,……别出机杼,行止自如 ……。”(《陪翁集》卷首)可见,这 一观念是方中通思想的核心,并贯穿 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

词兴起于唐代,大盛于两宋。衍 至元明,模拟多而创新少,遂走向衰 落。到了清代,词的创作复又中兴, 其间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名作如 林,不仅数量上远超前代,而且质量 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清词所以 能够中兴,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词人 们面对前代的丰厚遗产,并未食古不 化,而是立足于时代,表现出自己的 个人特色和时代特色。清初已有一批 词人在这方面进行了创作和理论上的 努力,方中通则以论词之词的方式,作 出了自己的回应。因此,这首词在论 词之词形式的出现和清代词风的转变 两个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