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2019-07-19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江舟夜月

天浸入江流,都被玻璃镜里收。塞雁声声穿破 去,添愁。影落西风送九秋。

短发任科头, 洗却豪华事浪游。书卷琴囊横一剑,孤舟。芦荻 萧萧不肯休。

这首小令写的是舟行江上时的情 怀,采用的是词的常规写法,即上片 侧重写景,但景中亦自有情在; 下 片侧重抒情,但情中亦不忘带景,堪 称“说得情出,写得景明”的好词。

上片首二句便是紧扣题意的写景 佳句。“天”,指天光、云影,自然也 包括“月”。“玻璃镜”,比喻月光下波 浪不兴的水面。这是一幅绝妙的江舟 夜月图; 蓝天明月映入江水之中,透 明如玻璃镜的江水里立即出现了第二 个蓝天明月。一“浸”字,写出蓝天 映入江水,水天合一的绝妙境界。景 色是美妙的,可就在这月白风清的 美丽夜晚,忽然传来了阵阵凄厉的雁 叫,大雁边叫边飞,穿过云天,破空 破镜而去。雁影不见了,耳边又传来 萧瑟的秋风。这景象怎能不叫泛舟江 上的客子平添无限闲愁! 这是上片后 三句的大意,也是词人着意叙写的重 点所在。作者借用杜牧《九日齐山登 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之句的意 思,透过“塞雁”、“西风”等路上 浓重感伤色彩的意象,含蓄地吐露了 词人寂寞凄怆的情怀。“添愁” 二 字,看似平常的言情之笔,然而在景 语中,轻巧地糅进这二字,意极熨 贴。读者至此,亦有愁绪倍添,不胜 凄凉之感。

上片至此,主要借西风、雁影等 萧瑟秋景写客中愁绪。词人究竟愁什 么?想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从下片以 情语为主的描写中去揣摩、探索了。

下片虽仍不离一个“愁”字,但词 的情调已由感伤、低徊转向激昂、高 亢。过片两句直抒胸臆:“短发任科 头,洗却豪华事浪游”,“科头”, 不戴帽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 士兴宗林亭》诗:“科头踞长松下, 白眼看他世上人。”二句意为,世道如 此,哪有心情去修整边幅; 我要洗却 企求人间豪华之念,自由自在作浪迹 天涯的遨游。“洗”,本谓用水除去 污垢,这里借以表现词人对世俗豪华 生活的鄙弃,类似许由闻尧将让天下 于己而洗耳的“洗”,措辞颇为精 警,生动。“书卷”两句,是词人心 迹的进一步表露。九字,除中间着一 动词“横”字外,余皆名词,这种靠 名词排列组合而成的句式,在古典诗 词中时有所见,寥寥几字,往往就是 一幅饶有情味的画面。请看,在月明 朗照,西风送冷,大雁惊飞这一苍 凉、广阔的背景上,一位超凡脱俗的 词人,兀坐孤舟之中,伴着他的是书 卷、琴囊和一柄青锋利剑。这幅画 面,意境是多么壮美、深邃,而词人 豪壮的情怀和高洁的志趣,也就透过 上述密集的意象,强烈震撼着读者的 心灵了 。

结句“芦荻萧萧不肯休”,是景语, 实亦情语,是词人在抒写壮怀的基础 上,结合时序、环境添上的精彩的一 笔。“枫叶荻花秋瑟瑟”,江上芦荻本来 就是最容易能触发感情的景物,而今 这栖身江边、远离人世尘嚣的芦荻,似 乎也洞悉词人骚动、不平的心境,应 和着词人心灵的颤动,发出萧萧之 声,无止无休。人情物志,两相融 合。这种融情于景的结尾,极富蕴藉 之致,须得反复涵咏品味,方能得其 三昧。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