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碧柳千条露未干,金衣百啭晚风寒。还道后园花 未落,强心宽。
孤枕只余魂缕缕,小衫谁见 泪斑斑。旧日锦书偏惹恨,莫重看。
从词意来看,这是一首吊亡之作。 在《瑶华集》里,词题《自慰》。词以 写景开端,“碧柳千条”“金衣百啭”,词 人撮取富于节候特征的莺、柳表现了 整个春色。句式相对,色彩鲜明、清丽。 然而词人笔下的“柳”已不是“嫩于 金色软于丝”了,黄莺也不是雏莺 初唱的时候了。准确地点明时间进入 暮春。依依杨柳,喈喈黄鸟,本应是 一派生意盎然春光融融的景象,但词 却以“露未干”、“晚风寒”给这幅 美景增添上寒凉凄冷的调子。这两句 之间表示出从清晨到傍晚的时间转 移,暗示出词人整日都沉浸在这凄冷 之中。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 “还道后园花未落,强心宽。” 从 柳、莺想到花,从眼前想到“后园”, 从实景转到虚景。杜甫有“一片花飞减 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诗句。落 红成阵可以引起春愁无限。假若现在 花还未落,则可聊以自慰,不必过份感 伤。“还道”二字将上边的伤春情绪 挽回,又下一“强”字,说明词人对 感情的克制。然而事实并不如此,不 仅后园已经香凋花谢,而且眼前已是 人去楼空。上片抒发的伤春情绪,并 非一般诗人的伤春之作。它的伤春具 有特殊的感情内含。《文心雕龙·物 色》篇云: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春来春 去,时光流逝,不能不引起词人对妻 子的怀念。“碧柳千条”,随风飘 荡,柔弱之态,犹如缠绵的情丝, “金衣百啭”,此起彼落,好象情侣 彼此在呼唤。词人怀念妻子的感情因 景而起,缘景而发。然而花落人亡, 强作自慰中反映的感情非常深沉。
下片写情。从时间来说,上片写 白日,下片写黑夜; 从空间来说,上 片写室外,下片写室内。这样就从漫 长的时间和宽广的空间中使感情得到 充分表现。“孤枕只余魂缕缕,小衫 谁见泪斑斑。”又用一工整的对句, 突现出的是泪湿小衫,孤独悲痛的词 人形象。“魂缕缕” 、“泪斑斑”,把思 念妻子的沉痛心情发挥到顶点。为什 么词人的感情从“强心宽”发展到如 此地步?紧接着以“旧日锦书偏惹 恨”回答了问题。先写结果,后说原 因,倒叙的写法突出形象的感情表 现。睹物思人。词人以锦书惹恨的情 节抒发自己思念的痛苦。“自言并食 寻常事,惟念山深驿路长。”这是元 稹叙述妻子信中对自己的安慰、体 贴、关心。本首词只提出“旧日锦 书”,未写“书”的内容,精炼、含 蓄,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体味的余 地。收到与元诗同样的艺术效果。 物在人亡,悲痛之深感人肺腑。 “偏”字回应上片“强心宽”。最后 以“莫重看”戛然而止,收住悲痛之 情,照应题目,结束全词。
这首词在构思上别具特色。它从 感情与理智的相互变化发展中写情。 用理智的闸门提高感情潮流的水位, 达到最佳的表情效果。另外,本词最 大特点是语言质朴无华。“丧言不 文”,“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 这都说明了哀悼文字是靠情打动读 者。在人哀痛的时候,不可能去考虑 华丽的词藻,只有发自内心质朴的语 言,才能表达深厚悲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