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2019-07-19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云川蓉湖词隐图

老矣城南杜。尚依然、飞扬翰墨,词填花雨。一 片湖光明草阁,渔笛声声堪谱。怪笔底、云涛争 舞。南上天台西华岳,算文章、端合江山助。姜 与史,共千古。

何须更忆花砖步。似长空、 飞鸿去也,那曾回顾! 鸳鹭故交消息断,输与烟 波伴侣。还只痛、鼎湖无路。昔日南薰供奉曲, 到而今、都作伤心句。招渔父,唱《金缕》。

这是一首题画词。云川为杜诏 (1666—1736)的别号。他是作者的同 乡,以词受知于玄烨(康熙) ,供奉 内廷。康熙五十一年(1712) 钦赐进 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先后参加《历 代诗余》、《词谱》的撰修工作十余 年。后以终养归老,隐居蓉湖。他倡 导后进,为诗坛主盟,尝恣游山水名 胜,並作诗纪文。杜诏工诗,尤善填 词,有《浣花词》、《凤髓词 》 、 《蓉湖渔笛谱》等。“蓉湖词隐图” 是他晚年隐居蓉湖的生活画。这首词 上片着重对杜诏词作出评价; 下片着 重对他的归隐表示同情劝慰。“老矣 城南杜”,开头单刀直入,感叹杜诏 已老。“杜”,杜甫。杜甫在长安时 曾移居城南之下杜,所以说“城南 杜”。杜诏与杜甫同姓,均以诗名世。 作者以杜甫喻杜诏,评价很高。接着写 他填词的兴致不减当年:“尚依然、 飞扬翰墨,词填花雨。”“翰墨”,笔 墨。这里指杜诏的词笔。“飞扬翰墨” 意谓词笔纵横驰骋。“花雨”,泛指 杜词的内容。杜诏的词,能脱去凡 艳,“风流醖藉”,“丽而则,清而 峭” (顾贞观),“如水碧金膏,纤尘 不染” (丁绍仪)。“飞扬翰墨”二 句,形象地写他填词才思驰骋与词语 清丽。“一片湖光明草阁,渔笛声声 堪谱。”写他隐居环境的优美,扣画 幅上景物。这里有明媚的湖光,有朴素 清幽的草阁,还有值得谱入词中的悠 扬渔笛声。言外之意是隐居在这样的 环境里自然能写出更多佳作来。杜诏 有词集《蓉湖渔笛谱》,这里暗用其 意。“怪笔底、云涛争舞。” 承上 “飞扬翰墨”,指出其词的特色。 “怪”,惊怪。作者说,使人惊怪的是 他的词如云涛变化多端。下面说明原 因:“南上天台西华岳,算文章、端 合江山助。”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 “华岳”指陕西华阴县的西岳华山。前 一句概写他“恣游山水名胜”,后一 句说他的词写得“云涛争舞”,正是 因为得到江山之助。“姜与史,共千 古”,是对他的高度赞扬。“姜与 史”,姜夔和史达祖。他们都是南宋 著名词人。作者认为杜诏可与姜、史比 肩,共垂千古。据《赌棋山庄词话》: “雍正、乾隆年间,词学奉樊榭(厉 鹗)为赤帜,家白石而户梅溪。”杜 诏晚年词作,不能不受当时词风的影 响。下片转入对他的归隐的劝慰。杜 诏的归隐,史籍记载说他“生平恬退 寡营”,而“乞养归老”、“以养亲 归”。真正原因与当时心绪,都末提 及。《清词玉屑》中说:“盖蓬山虽 入,旋阻回风,不无病树沉舟之恨”, 多少透露了一点隐情。“何须更忆花 砖步”,劝他不必回忆过去的情事。 “花砖”,唐时内阁北厅阶前有花砖 道。冬季日至五砖,为学土入值之 候。白居易《待漏入阁书事》:“花 砖趁立班”。这里“花砖步”概括杜 诏前一段受玄烨恩宠入武英殿撰修词 书的经历。“似长空、飞鸿去也,那 曾回顾! ”进一步用比喻说: 过去的 情事那能回顾呢? 它似长空鸿雁飞去 一样,回顾也是徒然。下面写他当年 故人久绝,归隐江湖。“鸳鹭故交消 息断,输与烟波伴侣。”“鸳鹭” 皆为 水鸟,因“止有班,立有序”,后便 以它喻朝官班列。“鸳鹭故交”指同 在武英殿时的僚友。“输与”,致 与。“烟波”,江湖。这两句说,当 年在朝的故人的消息都已断绝,自己 落得与“烟波”为伴,即归隐江湖了。 接着写他痛玄烨之死。“还只痛,鼎 湖无路。”“鼎湖”,传说黄帝乘龙仙 去的地方。(见《史记·封禅书》) 后多用来指帝王崩逝。这儿当是指玄 烨的病死。他感到无路通达先帝而痛 苦。杜诏康熙末归隐,至雍正不再复 出。在他死前一年(1715) 曾荐举 “博学鸿辞”,他“辞不获,会病 卒。”其中情事已无法稽考。痛玄烨 之死,可能与他“乞养告归”有关。 “昔日南薰供奉曲,到而今、都作伤 心句。”“南薰”语本《南风》诗 (相传为舜所作),后以“南薰”为煦 育之意,多以它名宫观楼殿。“南薰 供奉曲”指杜诏过去供职内廷写的歌 功颂德的诗词。“伤心句”指他乞归 后写的某些词。他在《宴清都·读宋 词感赋》中说:“纵然老去方回,尚 赢得江南愁满。”“须知我亦栖栖, 误认却、繁华一片。便从今、梦冷香 残,闲云自远。” 《夜行船》下片: “回首十年前,旧侣笑风流,那时张 绪。剩有秋心,翻怜客梦,忍听垂虹 风雨! ”都婉曲地抒发了对晚年处境 的不满。这一韵写他词作内容风格的 转变,也透露出对“花砖步”时的留 恋之情。歇拍作者劝慰他安于隐居填 词的生活,不以得失为怀。“招渔 父,唱《金缕》” ,总结扣题。前一 句总隐居,后一句总填词,並应前面 的“烟波伴侣”与上片的“渔笛声声 堪谱”。作者曾因事入狱十余年,对当 时统治者不无看法,劝其隐居填词为 乐,不以得失为怀,亦与作者情志有 关。这首词构思别致。题画而不拘于 画面景物形象的描绘,更多的是对画 中主人公的赞扬和劝慰,切合杜诏 “尤善填词”和归隐江湖的特点。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