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地僻村深竹影斜。小池新雨涨春沙。散分泉石到 邻家。
一曲晚风张绪柳,半溪残月杜陵花。 晓莺啼梦破窗纱。
《浣溪沙》这种小令体制,从七 言绝句脱胎而来,句数较七绝略多, 在章法上更富于斡旋变化,犹如扁舟 徜徉于一泓湖水之中,随意调遣,以 其轻灵倩巧见胜。即以此词为例,通 篇比兴,言景不言情,而情之所寄于 言外得之。词的主旨原在写相思,妙 在全不加点明,而托诸“梦游” 出 之;而此词中唯一涉及人物意绪的 “梦”字,又直到最末句方始出现。 词中写梦游所到之地,历历如绘; 而 所梦的人物对象,却又深藏不露,其 意境朦胧隐闪,而此词之深永意味, 亦经此曲径通幽而愈堪玩赏矣。
词的首三句写出一幽雅清静处 所。“竹影”、“小池”、“泉石” 已点出环境之清雅不俗,着色虽淡而 不失情趣。竹影欹斜,饶有婀娜的风 姿; 新雨过后,池水横溢,无数细流 向四面蜿蜒漫衍开来,犹如银蛇舞 动。作者于寻常小景处体物入微,而 人物的轻快喜悦心情亦自可见。以上 三句写昼景。下片转入写夜景。由 “晚风”至“残月”,暗示时辰由入 暮到夜阑。而词中“风”、“月”、 “花”、“柳”的出现,使用笔顿趋 华丽。风曰“一曲”,言其和煦柔 曼;月曰“半溪”,言有微云相与出 入。风如乐,碧柳袅袅摇软烟; 月在 水,花容姣好更光艳。故作者写昼、 夜之景用的乃是两副笔墨: 写白昼之 景言其疏淡处,写夜晚之景则着力于 其秾丽处。而此处的“花”“柳”似 又可能暗寓一段风流情事在。“张绪 柳”,齐武帝曾以灵和殿前所植杨柳 的风流可爱,比喻张绪 (见《南史· 张绪传》)。“杜陵花”则和女子相 关,如韩翃《赠张千牛》诗云:“急 管昼催平乐酒,春衣夜宿杜陵花。” 史达祖《绮罗香》词云:“最妨它佳 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阮大铖 《燕子笺》曲词云:“风流贪看杜陵 花,解春衣夜宿儿家。”等等。此夜 柳下论心,花畔和醉,正男欢女爱之 时也。如此,方解得末句之所云。 “晓莺啼梦破窗纱”,以“晓”字领 起,从时间上似顺承上面所写而来, 实际却是一个转折,言以上所写者非 今日之实事,乃昨夜之梦寻。词家每 喜将“晓莺”和“春梦”相连,如温 庭筠《菩萨蛮》词云:“觉来闻晓 莺……春梦正关情。”晏殊《蝶恋 花》词云:“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 好梦无寻处。”吴文英《风入松》词 云:“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 莺。”等等。此词所写,亦即“晓莺 啼破相思梦” (顾夐《虞美人》) 也。相念情深,昼思夜梦,而梦游时 那一份温馨情味,一旦梦醒后又当是 如何苦涩! 着一“破”字,则春梦之 沉迷,现实之无奈,俱得到有力的表 现。全词以实景写幻梦,又以幻梦写 真情,遂在虚与实、真与幻的斡旋交 错之中,透露出绵渺之思,这正是本 词艺术表现的特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