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 - 陈子昂 -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2024-06-08 可可诗词网-经典唐诗解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雄大中饶有幽细,无此则一笨伯。(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

【诗例】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解析】

“雄大”,指诗歌情调的高远、境界的开阔;“幽细”,指诗歌抒情的深微、韵味的轻倩。一味的雄大,便是粗豪、伧父、笨伯,因为诗歌是吟咏的艺术,不是喊口号。

陈子昂是盛唐时代来临之际的先觉者,他的诗风,一方面传承了六朝美文轻倩幽细的风调,另一方面,又得时代风气之先声,唱出了盛唐之音的雄健壮大的声调。《春夜别友人》,正是被王夫之慧眼拈出的一个例子。我们读这首小诗,首先感受到一种由弱而强,由低沉而高亢的情感旋律。试看“银烛”与“金尊”的境界,何其幽渺,随着琴瑟的乐音,心绪升展开去了,升展到离别的长路,升展到绵延的山川。当琴声静下来,万籁无声的时刻,我们和诗人同时感受到了春天夜景的宁静高远的美,无限的宁静,无限的高远。不,是春天夜色将尽、晨光将临的那一顷刻的无限开阔、高远的美。你看明月悄悄地沉下去,高大的树影渐渐在晨光中呈现了;银河也消失于晨光微茫之中,星光与曦光化为一片无边的清莹……。“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两句,细细读来,又幽美又高亢,有无限的旷邈与开敞,又有无限的幽隐与绸缪。王夫之说的“雄大中饶有幽细”,指全篇的风格,更是指这一句的意蕴。

陈子昂的名篇《登幽州台歌》,也是一首雄大中有幽细的佳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何等苍茫雄浑的宇宙情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往古来今、上下四方的宇宙大背景中,个人的生命何其幽渺,何其孤独!然而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幽渺孤独的生命体验,才显出了人类生命迎向博大与永恒的庄严与崇高,雄大中的幽细,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孤独感”。

唐诗中与此相称的例子,如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如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等。最幽渺的人类生命体验,必然通往最开阔的人类精神的向上体验。这就是诗与思在存在本体意义上的相通。

至于“雄大中有幽细”的另一层美学涵义,都是刚柔相济的美学趣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美学中的刚柔相济,来源于一种古老的生命哲学,是把宇宙自然中的和谐的节律,用来调节人的生命情感的和谐韵律。苏东坡论书法之美,讲“刚健含婀娜”(《和子由论书》),袁中郎论楼台之观,讲“得水而壮,得山而妍”(《游岳阳楼记》),张宗子论徐文长之画,讲“苍劲中姿媚跃出”,都可以与王夫之之论诗,相互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