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綵花》 - 赵彦昭 - 剪綵迎初候,攀条故写真。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
唐罗隐《绣》诗云: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赵彦昭《剪綵花》诗云:“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铸意俱奇,皆警句也。(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
【诗例】
剪綵花
赵彦昭
剪綵迎初候,攀条故写真。
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
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
【解析】
罗隐《绣》诗是反映织妇劳动生活的一篇佳作,它集中写女工娴熟、高超的刺绣技艺,热情赞叹她们绣的锦缎、绫罗花色图案精美,质地优良,价值高贵。《全唐诗》收录这首诗,缺漏第一句末尾三字,但全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完整性不受影响。此诗“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两句,形象逼真,意新语工,向来为人们称道和传诵。诗人运用 “随”、“添”、“逐”、“长”几个动词,勾连了鲜花、飞鸟等物,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美丽的、充满生气的春景画图。读这首诗,仿佛看到随着刺绣女工纤纤细手轻盈的摆动,锦绫上便开放出朵朵鲜花,呈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洋溢着盎然的春意;仿佛看到,女工手中金针所指,锦绫上立即出现一只只活生生的鸟儿,跃跃欲飞。由于诗人对女工刺绣观察细致,体验入微,准确地把握了这种劳动的特点,又善于用文字表达,因而短短两句,便把她们刺绣的情景和高超的技艺充分表现出来。赵彦昭“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两句,也以女工刺绣为内容,写女工心之所向,红意绿情立即长成鲜花枝叶,清新艳丽,秀色可餐。这两句只是概括叙述,没有具体描写。但女工刺绣的情景和锦绫上绣出的景物,也都活灵活现,历历在目,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其事,如亲临其境。诗话作者把这两首诗相提并论,指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铸意俱奇”。这一见解,精辟地概括和揭示了诗的艺术精华。
这两句诗铸意之“奇”,首先在于构思立意别出心裁,不同寻常,使读者意想不到,而又合情入理。诗人分明在赞扬女工刺绣的高超技艺,再现她们创造性的劳动,但却没有对她们刺绣的方法、动作和过程直接进行描写,而从她们绣出的鲜花、飞鸟的惊人效果入笔。锦绫面上一枝枝怒放的鲜花,一只只振羽欲飞的鸟儿,呼之欲出,简直可以乱真。这样美丽的景物,这样感人的技艺效果,自然把她们不平凡的手艺,有力地烘衬出来,比起直接叙写更为感人,也更为真实。其次是富于艺术夸张和想象。在诗人们的笔下,花竟随着女工巧手的挥动而增添春色,弥漫出醉人的春意。甚至红花绿叶似乎不是人手绣出,而是跟着女工的心情意态的活动而怒放、产生;鸟儿跟着金针的举动不断地丰满着羽毛。这些女工,简直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这些描写,出人意外,显然是一种大胆的夸张和想象。但从诗歌创作角度来看,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夸张、想象,又完全符合艺术的真实。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又不拘泥于生活现实,因而构成了崭新的、使读者信以为真的艺术境界,大大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使诗句更富于艺术感染力。这种夸张和想象的描写,不是逻辑推理,也不是科学的分析,而是通过形象渲染气氛,创造意境,它能直接唤起读者的想象能力,使之进入奇妙的境界。任何一个稍懂文学的读者,都不会挑剔“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的描写不符合事实,更不会指责诗人这种夸张、想象,因为读者领悟和欣赏的是盎然的春色,栩栩如生的鲜花、鸟儿形象组成的意境,而不是事实本身。清洪亮吉说:“诗奇而入理,乃谓之奇。若奇而不入理,非奇也。”(《江北诗话》)上举两诗的夸张、想象,合乎情理,它把刺绣这种寻常的劳动,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开掘出不寻常的激动人心的主题,写出令人难忘的形象,因而富有艺术魅力。说它“铸意新奇”,当之无愧。
-
《过故人庄》 - 孟浩然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
[2019-06-10]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杜甫 -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
[2019-06-10]
-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 杜甫 - 东山气濛鸿,宫殿
[2019-06-10]
-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 孟浩然 - 府寮能枉驾,家酝复
[2019-06-10]
-
《登岳阳楼》 - 杜甫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