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桂枝香》

2019-05-25 可可诗词网-唐宋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王安石《桂枝香》王安石

王安石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11)。六朝旧事随流水(12),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13),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4)

江帆山市图 【宋】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金陵:古邑名。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后置。故址在今江苏南京清凉山,后人因作南京市的别称。②送目:放眼眺望。③故国:旧都,指金陵。④肃:萧索。形容秋季草木摇落,景物萧瑟。⑤练:白色的绸带。⑥簇:聚集,簇拥。⑦棹:船桨,借指船。⑧酒旗:酒店门前挂的布帘,又称酒帘。⑨星河鹭起:水洲上的白鹭纷纷飞起。星河,即银河、天河,这里借指长江。⑩门外楼头: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门外,指陈灭亡时,隋大将韩擒虎从朱雀门外入宫擒陈后主及其宠妃张丽华。楼头,指张丽华住的结绮楼。(11)谩嗟:徒然感叹。(12)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六朝都以金陵为都。(13)商女:卖唱的歌女。(14)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的艳曲《玉树后庭花》,后人视为亡国之音。

鉴赏 一般认为本词是王安石被再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前后两度为相,积极推行新法,但是由于保守派的反对以及新法本身的问题而失败,晚年退居金陵。他对宋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有深刻的了解,其《金陵怀古》诗就曾总结出“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的历史教训。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北宋统治者骄奢淫逸的强烈不满,显示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金陵,又名建业、建康、江宁、白下、石头城,即今南京市,有“六朝古都”之称。作者登上金陵高处,面对江山胜景,联想到六朝以来历史的沧桑巨变,不禁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写金陵之景,以“登临送目”总领全篇。“故国”二句点明登临的时间地点。“千里”二句,一写澄澈似练的江流,一写葱茏如聚的群山,视野开阔,景象清丽。其中“澄江似练”化用南朝梁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的“澄江静如练”一句,形容江水明净柔和。“归帆”两句,写江面上穿梭来往的点点白帆、随风飘扬的酒旗,以残阳、西风作衬。“彩舟”两句,写五彩的画舫、回翔的白鹭,以云淡、星河作衬,刻画出日落时分江天洲渚更为引人入胜的远景。结句“画图难足”,抒发作者赞美叹赏的情怀。

下阕怀古,承上阕金陵胜地的繁华生发感慨,以“念往昔”领起,指出正是因为六朝统治者竞逐豪奢,才导致相继败亡。“千古”两句,指出历史往事只是供后人徒叹兴亡而已。“六朝”两句,感叹六朝旧事如同东逝的江水一去不复返,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如今只见几缕寒烟与凝绿衰草。最后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陈朝早已灭亡,而《玉树后庭花》这亡国之音却还在北宋传唱。作者追念往昔,借叹六朝而伤时事,感慨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表现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此词多暗用前人诗句而妥帖自然,浑化无迹。其中“星河鹭起”化用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意。“门外楼头”化用了杜牧《台城曲》中“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诗意。伤“六朝旧事”的一去不返,化用唐窦巩《南游感兴》中“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的诗意。“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这些典故和诗句的化用贴切自然,隐喻现实,寄兴遥深。

全篇境界开阔,立意高远,笔力遒劲,因景生情,情而兼景,借怀古而抒怀伤今,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出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无怪乎宋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馀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李飞跃)

集评 梁启超:“李易安谓介甫文章似西汉,然以作歌词,则人必绝倒。但此作却颉颃清真、稼轩,未可谩诋也。”(《艺蘅馆词选》引)

链接 词牌《桂枝香》。该词牌首见于王安石的本首词。又名《疏帘淡月》。双调,一百零一字,上下片各十句五仄韵,—般用入声韵。

怀古词。以凭吊古迹、吟咏历史为题材的一类词体,谓之怀古词。怀古词至宋代始独立成体。一般认为开风气之先的是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此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等,皆为北宋怀古词名篇。怀古词的创作至南宋更趋兴盛,不仅作品数量增多,而且咏怀寄托的色彩更浓,尤以姜夔的《扬州慢》、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陈德武的《水龙吟《西湖怀古》、汪元量的《莺啼序《重过金陵》等作最为人传诵。怀古词与咏史词(参见第25页范仲淹《剔银灯》(昨夜因看蜀志)一词链接)同类,但又略有区别。(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