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丑奴儿》
辛弃疾《丑奴儿》辛弃疾
辛弃疾
书博山道中壁①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②。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③。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④。
注释 ①博山:据《舆地纪胜》,博山在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因形似庐山之玉炉峰而改名博山。②强(qiǎng):勉强。③欲说还休:想要说又没说。④却道:只说。
山水图 【宋】李公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鉴赏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所作。它语句通俗,意蕴深远,可谓千古绝唱。一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更是妇孺皆知。
词作的上下两部分层次清晰,“少年”情形与“而今”景况的对照工整而鲜明,成功地达到了对称的美学效果。同时,这种艺术的对称给人启示,启示我们去玩味意义上的参差,情感上的反差。
登楼是诗词中相当常见的题材,本没有什么新鲜感。本词形制短小,寥寥数语却能够在大量的登高而赋的作品中拥有很高的识别度,原因何在?第一,登楼之作虽多,但着力写少年登楼的不多,将少年与而今并举,运用对照手法来写的就更是难得了。第二,登临总是与悲慨密不可分,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写“不识愁”“强说愁”,造成了一种陌生感。登高而眺,游目骋怀,豁然宽广的视野带给人天地苍茫之感,让人怀想故国家山,并且思接古今,发兴亡之慨、身世之叹。王粲的《登楼赋》是千古登临之作的一个出色而难以超越的开端,“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其中的悲哀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与伤心和苦难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赋予登高以萧条的气质与宏伟的气势,深入人心。稼轩的词作中也有不少以登临为题材的,比如《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等,都逃不脱一个“愁”字。
辛弃疾的《祝英台近《晚春》里有“怕上层楼”的说法,此篇却言“爱上层楼”。为何爱上层楼,因为少不更事,尚不知愁滋味,也因为要赋新词,要写出愁苦的感觉,所以要上层楼。重复的两个“爱上层楼”前后的两句话交代了爱上层楼的原因,一是不识愁不怕愁,二是想要认识愁描写愁。这两个原因的设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观点,当登临与人世的沧桑结合起来,愁苦将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赋到沧桑句便工,少年为赋新词而登楼,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上了层楼而后想仿效前人写出登临的佳制来,可惜缺少了沧桑的条件而无以体味真实的愁闷。作者回避了登临之作传统的直抒胸臆的写法,脱离“献愁供恨”的表述方式,掩藏当下的感受,落笔在无愁的少年身上,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写来,文字深处却潜藏着对登楼之悲的无可避免的深刻体认。数语之间峰回路转,云遮雾罩,新意自出。当然,如果我们脱离上述复杂的逻辑关系,将上片看作作者对自己少年时的经历的简单追述也未为不可。
李清照作词善于在浅俗的话语中生发新意,稼轩集中有仿效“易安体”的作品,本词下片用语和格调都有“易安体”的痕迹。易安的“多少事欲说还休”比言而不尽、余韵绕梁的手法更进一步,欲言又止之间,胸中的重峦叠嶂隐约可见。《丑奴儿》叠用“欲说还休”,不仅是语气和情绪上的强化,而且与上片叠用的“爱上层楼”一样,与前后的句子形成微妙的逻辑关系。因为遍尝愁苦而欲言又止,胸中愁闷喷薄欲出,最终却只淡然地道一句:“天凉好个秋。”话题的突然转移,将历经的种种磨难、心中的千斛哀愁都倾注到一句看来无关痛痒、不带感情色彩的对天气的描述中。这种话到嘴边的吞咽与上阕的旁观一样,在对抒情主体的压抑中,蓄积了无穷的情感力量。
稼轩此词将“少年”与“而今”对举,醉翁之意是在“而今”上。对少年的描述以而今的境况为着眼点,没有“而今识尽愁滋味”作背景,对少年的描述将失去厚度。此后,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也是一首设置一定的情境(如听雨或登楼)对少年、中年、而今作分时段对照的佳作。(刘珺珺)
集评 明《卓人月:“前是强说,后是强不说。”(《古今词统》卷四)
链接 词中的叠句。叠句在唐五代文人词和敦煌写本曲子词中即已出现,多为一字至三字叠句。一字叠句,如温庭筠《思帝乡》“花。花。满枝红似霞”等。二字叠句,如王建《调笑令》“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等。三字叠句,如李白《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乐游原上清秋节。清秋节”等。至宋代,又出现了四字以上的叠句,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上下片二三两句皆用四字叠句。五字叠句,如辛弃疾《东坡引》“罗衣宽一半。罗衣宽一半”。还有六字叠句,如赵长卿《摊破丑奴儿》下片末句乃重叠上片末句,皆为“真个是可人香”。叠句的出现最先多与曲调乐句的重叠有关,往往是借乐句的重叠或修饰性延长以表达某种特殊的声情。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上卷云:“两句一样为叠句,一促拍,一曼声。”其意是说词中叠句所配合的乐句,往往一句节奏急促,一句节奏舒缓,在音乐的节奏旋律方面富于变化。(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