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卜算子》
柳永《卜算子》柳 永
柳 永
江枫渐老①,汀蕙半凋②,满目败红衰翠③。楚客登临④,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⑤。对晚景、伤怀念远⑥,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⑦。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⑧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⑨。尽无言⑩、谁会凭高意(11)。纵写得、离肠万种(12),奈归云谁寄(13)。
上塞锦林图【清】关槐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江枫渐老:江岸上的枫叶渐渐发红。②蕙:香草。③败红:指渐老之枫叶。衰翠:指半凋之汀蕙。④楚客:作者自指,柳永此次自楚地来。唐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⑤砧(zhēn):女子用来捣衣的石头。⑥伤怀念远:既自己伤怀,又思念远方的爱人。⑦脉脉:凝视无语,多用来表示含情欲吐之意。东汉《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⑧“念两处”两句:天各一方,虽思念之情相同,却隔着万水千山。此句从游子与思妇两方面着笔。⑨翠峰十二:巫山有十二峰,洞庭湖君山亦有十二峰。但观下句“凭高”,巫山不能登,故知此指君山十二峰。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诗:“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即写君山十二峰。⑩尽无言:尽日无言。(11)谁会:谁能理解。(12)离肠:离别的心怀情绪。(13)奈:怎奈。
鉴赏 女子思春,男士悲秋,自古而然。大概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生命力量的释放容易让深困闺中的女子睹物生情,有感而发吧。相对春天而言,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但也是一个衰落和结束的季节,尤其是对于那些奔走于宦途的游子们来说,秋天木叶凋零,西风萧飒,更易激起他们一事无成的挫败感,也更容易惹起他们的故土之思、相思之情和生命之感。
柳永虽然自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但在当时的社会中,为了生存、为了传统的士人理想,他终于未能免俗,加入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大军行列。他才华横溢,但是在官场却捉襟见肘,左右碰壁;他多情重义,拥有许多风尘知己,但是却不得不在宦游轨迹的支配下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别离。庆历六年(1046)的暮秋时节,柳永自湖南移任华州途经岳阳时,登高远望,不禁百感交集,新愁旧恨齐聚心头,写下了这首登临伤怀念远之作。全词将写景、用事和抒情融为一体,体现了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典型艺术特色。
写秋之景,萧疏旷远,纵横有致。“江枫”三句开门见山,呈现出了一幅萧飒暮秋之景。作者看到洞庭湖和长江交汇之地,江枫变红,层林尽染,百草枯萎,物华将休,不禁满怀凄然。“暮秋”“残阳”“晚景”等意象,本已让人极易黯然神伤,作者在这里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它们铺排在一起,从而使悲情气氛显得更加沉郁浓烈。下阕“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等句写景,大气磅礴,极大地扩充了词章的境界。同时,对暮秋萧飒风景的描绘也打入了深厚的个人情感和体验,隐含一种深沉的生命之思。
写秋之事,典雅凝重,划水无痕。全词把三个典故形象化为三组意象,通过楚客悲秋、残阳疏砧、翠峰望断写出了一种悲秋之感、相思之情。起句先写出了登高远望之景色,举出枫树和蕙草二物,概括了秋天的全部色调,为下文描写楚客作了铺衬。“楚客登临”是与屈原有关的典故。因为屈原是楚人,所作多是悲愤、怀念故国之作,所以诗家咏秋多称楚客。“汀蕙半凋”是说沙汀上的蕙草也多半都凋谢了,这里隐含有美人迟暮之感。屈原《离骚》云:“滋兰九畹,树蕙百亩”,“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皆是以芳草喻人,而这里以芳草比喻人生迟暮,美好不再。“楚客”二句点明了身份、时间和活动。“楚客”在古典诗文中多指羁旅漂泊的迁客骚人,因为屈原、宋玉、贾谊等人多在楚地留下了悲戚故事。“引疏砧”句抒发了相思之情,描写在黄昏时分,断续传来了山村稀疏的捣衣声。古代女子每逢秋季就用砧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人。唐代杜甫《捣衣》诗云:“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依据宋朝制度,在湖南任官不许携带家属,故此“疏砧”有思家之意。这些典故的化用都是顺手拈来,毫不著痕迹,犹水著盐,得其味而去其形,作者真可谓造化之工,不留破绽。典故的化用也极大地丰富了全词的情感内涵,使得全词显得典雅凝重、意味深长。
写秋之感,深沉郁结,颇具风骨。在古人笔下,情愁正如面团酵母,一旦发酵,眼前物象无不被情绪化了,从而著上一层个人色彩。在壮志满怀者眼里,寂寥之秋分明具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的爽朗,离别也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適《别董大》)的悲壮和豪迈。但在这首词中,由于作者的旅途艰难,宦途不达,情人分离,一切景象描写无不给人一种消沉和失落之感。阴雨天气有着“万重烟水”的弥漫,让人望眼欲穿。好不容易盼到了雨霁天晴,却又是翠峰相隔,望眼欲断。于是一层层地登高望远,还是无法穷尽阻隔。这时已然是暮秋天气,即使能够将相思之情写得万一,却又是雁已南归,无由寄达了。
全词以“伤怀念远”为核心,把写景与抒情、听觉与视觉、实景与虚景结合起来写,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幽愤,知音不存的悲哀和羁旅行役的愁苦,风格凄清,情感真挚,意蕴深沉。(李飞跃)
集评 清《周济:“后阕一气转注,联翩而下,清真最得此妙。”(《宋四家词选》)
链接 《卜算子》词牌。清代词学家万树在《词律》卷三《卜算子》一条中说:“毛氏云:‘骆义乌(按:指唐代诗人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按:宋代诗人黄庭坚)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卜算子》又名《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缺月挂疏桐》。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句法、平仄、用韵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