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项籍》

2019-06-11 可可诗词网-唐宋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洵《项籍》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2;曹操有取天之虑3,而无取天下之量4;刘备有取天下之量5,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6,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徐制其后7,乃克有济8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9,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10,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11。方籍之渡河12,沛公始整兵向关13。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14,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15,制天下16。不知如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17。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18、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雠籍19,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20,使沛公得还定三秦21,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22,或曰23:“虽然24,籍必能入秦乎?”曰:“项梁死,章邯谓楚不足虑,故移兵伐赵,有轻楚心,而良将劲兵,尽于钜鹿25。籍诚能以必死之士,击其轻敌寡弱之师,入之易耳。且亡秦之守关,与沛公之守,善否可知也。沛公之攻关,与籍之攻,善否又可知也。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然则亡秦之守,籍不能入哉26?”26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赵何?”曰:“虎方捕鹿,罴据其穴27,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28,返则碎于罴明矣29。军志所谓攻其必救也30。使籍入关,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31,覆之必矣。是籍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功于秦也。战国时,魏伐赵,齐救之,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因存赵而破魏33。彼宋义号知兵,殊不达此,屯安阳不进34,而曰侍秦敝。吾恐秦未敝,而沛公先据关矣。籍与义俱失焉。”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35。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36,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完37,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日险哉38?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39,使其财布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40,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41?

【注释】 1项籍:(公元前232—前202年),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县)人,出身于楚国贵族。 2虑,谋略、考虑。 3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谯(今安徽毫县)人。 4量:气量、胸怀。5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 6弃:丢失、放弃。 7徐:缓。 8克:能。济:成功。 9垓(gai该)下:地名。安徽灵壁县东南。 10钜鹿:地名,在今河北省平乡县。11未尝:不曾。 12方:正当。 13整兵:整顿军队。关,函谷关。 14趋:奔向。 15据:占领。 16制:控制。 17一旦:一早晨。 18河南:河南府,故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19雠:同“仇”,仇恨。 20卒:最后。 21三秦:指今陕西省南部地区。22兆:预兆,征兆。 23或曰:有人说。 24虽然:即使这样。25项梁:项羽的叔父。 26然则:那么。 27罴:熊的一种。 28安得:怎能。 29碎于罴:被罴撕碎吃掉。 30军志:指《孙子兵法》。 31释:放弃。 32壁:壁垒。蹑:跟在后面。 33疾走:急行军。 34安阳:地名,今山东曹县。 35荆州:地名,在今湖北荆州地区。西蜀:指今四川西部地区。 36剑门:剑门关,今四川剑阁县。37兢兢:小心谨慎之貌。 38乌:怎么。 39四通五达:交通便利,畅通无阻。 40金椟(du读):描金的木盒。 41焉知:怎能知道。

【今译】 我曾经评论项籍有夺取天下的才能,但是没夺取天下的谋略;曹操有夺取天下的谋略,但没有夺取天下的气量;刘备有夺取天下的气量,却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所以这三个人,终生没有成功。况且不丢弃一部分,就不能得到有利的全局形势;不克制欲望,就能不尽收天下的利益。所以土地有时可以不占领,城地有时不进攻,胜利有时不享受,失败有时也不回避。它来了不喜悦,它失去也不愤怒,让大局自然发展,而缓慢地后发制人,才能有所成就。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的才能,后来却死在垓下,不用困惑。我观察他钜鹿一仗,看到他谋略不长远,气量也不大,何尝不怪他死于垓下太晚啦。正当项籍率兵渡黄河,沛公刘邦才开始整顿军队向函谷关进军。项籍在这时,假若赶快率领军队打向秦朝廷,利用军队之锐气发挥作用,要以占领咸阳,钳制天下。(他)不懂得这样做,却抓住微细和秦朝将领去争短时间的性命。既保全了钜鹿,还徘徊在河南府、新安之间,到函谷关时,刘邦已进入咸阳几个月了。这时秦朝民众已归附刘邦而仇恨项籍,大局势形成不可勉强使民众臣服。所以项籍虽将刘邦迁往汉中而最后定都彭城,让刘邦能够回去并安定三秦,天下的大势,已在汉而不在楚了。楚军虽然百战百胜,还有什么益处呢?所以说:项籍死于垓下的预兆是钜鹿之战。

有人说:“即使这样,项籍一定能占领秦朝廷吗?”答:“项梁一死,章邯就说对楚军不必忧虑了,所以转移军队讨伐赵,有轻视楚军的心理,但秦军的良将精兵都被消灭在钜鹿一战。项籍诚然能用敢死的勇士,攻击他轻敌少而弱的军队,入据咸阳就容易了。况且快灭亡的秦军守关,与刘邦的军队守关,好坏是能知道的。刘邦进攻函谷关,与项籍进攻函谷关,好坏也是可以知道的。用秦军守关,但刘邦攻破了它,刘邦的军队守关,项籍攻破进去了,那么用秦军守关,项籍还不能攻入吗?”

有人说:“秦国可以攻进去,又怎么救赵呢?”答:“老虎刚捕捉到鹿,熊罴占据了它的洞穴,并搏击虎子,老虎怎能不丢下鹿而回去,回去虎子被熊罴撕碎吃掉是明摆着的。《孙子兵法》所说:进攻的地方是敌方必然去援救的要害。假使项籍攻入函谷关,王离、涉间必然放弃攻赵而救老窝,项籍再依据函谷关迎头痛击,赵会同诸侯援救的十多营军队从后跟上,歼灭秦军是必然的。这样项籍一举解除赵的围困,又收获占领秦国的功劳。战国时,魏国讨伐赵国,齐军出兵救赵,田忌率军急赴大梁,因此保存了赵国而攻下了魏国。宋义号称懂兵法,却不了解这点,屯兵安阳不进攻,还说等待秦军疲敝。我担心秦军还没有疲敝,而刘邦已抢先占据了函谷关。项籍与宋义都失策了。

正因如此,古代夺取天下的人,经常先策划所守的地方。诸葛亮放弃荆州而迁往西蜀,我知道他不能有大作为了。况且他也曾出现过大的危险。他以为有剑门关,可保不灭亡。我曾经观察蜀中的险要,可坚守而不可出击,如出击无法后继,小心谨慎以求自我完善,还怕不够。还能够控制中原吗?秦、汉两朝的旧首都,肥沃的土地千里,大川大山,真可用来控制天下,又怎么不可以脚放置如同剑门关的地方,然后说天险呢?当今的富人,必然居住在四通八达的都市,让他的财物在天下流通,然后可以收获天下的利益。有小气的男人,得到一只描金的木盒子却藏在家里,守住大门保护它,这是求得不丢失,不是寻求致富。如果大强盗来了,抢劫又夺走了它,又怎能知道它真的不失掉呢?

【总案】 苏洵在《项籍》一文开头,便指出项羽、曹操、刘备这三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并以各自的短缺处立论。起笔突兀,高竣,能紧扣读者心弦,使人有一口气读完之感。然后运用史实从战略的角度详细论述了项籍能击败秦军,但必然死于垓下的原因。作者立足大局,把握总体,以强烈的论辩色彩,将道理讲得透彻明了,面对坚实的论据,使人的思路不得不纳入作者的轨道。再以设问对答,与假想的对手辩论,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把疑难的问题设置于问答之中,引经据典,详加阐发,增强了说服力,随着问题的提出,作者层层论述,逐步加深,适当地加入比喻,使得文章生动形象。当然,作者在论述项籍这个悲剧人物的失败时,还有一定的片面性,开头提出的曹操在后文中无一处涉及,似乎也是欠周全的。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