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黠鼠赋》

2024-03-19 可可诗词网-唐宋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轼《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1。拊床而止之2,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3,有橐中空4。 嘐嘐聱聱5,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6,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7?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8,堕地乃走9。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10。闭于橐,橐坚而不可穴也11。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12。役万物而君之13,卒见使于一鼠14。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15。鸟在其为智也16?”坐而假寐17,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18,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19,而二于物20,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壁,不能无失声于破釜21;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22。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23,而忘之耶?”余俯而笑24,仰而觉25。使童子执笔,记余之怍26

【注释】 1啮(nie聂):咬。 2拊(fu府):拍,敲。 3烛之:用烛光照一下。 4橐(tuo驼),这里指箱状的盛衣食的器具。5嘐嘐 (jiao交):鼠咬物声。聱聱(ao熬):声音杂作的样子。 6发:打开。 7遽(ju剧):急速。 8覆:翻过来。 9堕:掉下来。10黠(xia狭):狡猾。 11不可穴:不能咬出个孔洞。 12扰龙:侵犯龙,《左传》上说夏代的孔甲能够扰龙。伐蛟:擒蛟,《吕氏春秋·夏季》说:“令渔师伐蛟取鼍。”登龟:用龟,古代占卜需用龟壳。狩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出狩西郊,曾猎取到一个叫麟的动物。 13君之:作它们的主宰。 14卒:终于。使:驱使,利用。 15脱兔于处女:典出自《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意谓迅不可挡。 16鸟:哪,怎么。 17假寐:闭目打盹。 18惟:同“唯”,当“只”讲。识(zhi志)记忆,记住。 19不一:不专一,不一致。 29 二:这里用成动词,当“不专一,不一样”讲。 21釜(fu斧),一种锅。 22虿(chai柴去声):蝎子一类的毒虫。 23言出于汝:苏轼十来岁时,其父令作夏侯太初论,其间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之语。 24俯:低头。25仰:抬头。 26怍(zuo作):惭愧。

【今译】 苏轼夜里坐起身,听到老鼠在咬东西。拍打着床制止了它,但老鼠停了一会儿又咬起来。于是让童子用烛光照去,看见一只箱子,里边空空的,老鼠咬东西的吱吱声是从那里边发出的。苏轼说:“嘻,这老鼠是被封闭在箱里边而跑不出来了。”打开箱子一看,只见里面静静的什么也没有。举起灯亮在里边找一遍,只见里边有一只死鼠。童子惊奇地说:“方才还听见老鼠在咬东西,怎么突然死去了?这倒底是什么声音,难道有鬼吗?”说完翻过箱子把老鼠倒了出来,老鼠落地后便逃跑了。即便是再机敏的人,对这老鼠也是措手不及的。苏轼感叹道:“奇怪呀,这老鼠真狡猾呀。老鼠被封闭在箱中,箱子结实而不能打出孔洞。所以它不是为的真咬这箱子,而是借这咬声来招引人;它不是真的死去,而是以假死来求得逃脱。我听说有生命之物,没有哪个比人更有智慧的。人能侵扰龙,擒住蛟,用龟壳占卜,并能猎取麒麟。然而能役使万物、主宰世界的人,却终于被这老鼠所驱使、所利用,中了老鼠的计,使它在处女般的老实人面前如同脱兔那样突然跑掉。这怎么还能算有智慧呢?”于是坐在那里闭目打盹,私下思索其中的缘故。仿佛有人告诉我说:“你只是多读了点书,记了些知识,离道还远呢。你自己不专心,而受外物的干扰、左右,因此一个老鼠啮咬你就安坐不下,不能不受其支配了。人有时砸碎了一块璧玉也不动声色,而破了一个锅却会发出惊叫;人能搏取猛虎,可有时不免见到蜂虿而变色。这都是心不专一,对事物前后不一致所造成的忧患。这些话是你曾说过的,而今你忘了吗?”’苏轼低下头去暗自发笑,后又抬起头来有所觉醒。让童子拿笔来,记下自己的惭愧之处。

【集评】 吕东莱《三苏文范》卷十六:“鼠非可以言智,人非可以言不智。惟传。”

又:“假黠鼠以明人心不一之患,有味乎其言之也。”

又:“说鼠黠而归人心不一上去,与秋声赋同一机轴。”

【总案】 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通过描述老鼠狡猾的骗人伎俩,发表了作者深刻的议论。

作者对老鼠如何“以声致人”、“以形求脱”,写得具体、生动而明快,而就这一日常小事所发表的议论,也颇耐人寻味。作者连连感慨:能役使万物的人类都被一只小鼠所驱使,这不能不是由于精力分散、对事情不专一所造成。作者在下文中曾连用两个对比的实例:“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这和上文的“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意思相通,都在于强调一个道理:如果思想不专一、不能集中精力去发挥人的聪明才智,那么在处理事情上就会前后矛盾,就会出现差错。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是坐在那里直接空发议论,而是借助他人之口,以对作者教诲的口吻说出这番道理。这行文不仅能使文章活泼而富于变化,容易吸引读者,而且能很好地表现作者谦逊、自悔的可贵精神。

这是一篇寓言式的咏物赋,既富故事性,且能发人深思。它使人想到成功来自专心致志,失误多出于疏忽麻痹,因而从事任何事情都应该谨慎、专一。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