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正午牡丹》

2023-06-03 可可诗词网-唐宋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沈括《正午牡丹》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1。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2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3。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4。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5。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6。猫眼早暮则睛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7

【注释】 1钟:钟繇,三国魏书法家。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两人并称为“钟王”。顾,顾恺之,东晋画家。陆,陆探微,南朝宋画家。两人并称为“顾陆”。耳鉴,用耳朵鉴别书画,意即只听空名。 2揣骨听声:旧时相术的一种,以揣摸骨骼听声音判断人的贵贱福祸。 3欧阳公: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 4正肃吴公:吴育,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死后谥为正肃。 5披哆(chi尺):张开。 6房:指花冠。泽,鲜润。 7笔意:写字绘画时的构思安排和笔画运转间所表现的风格、功力。

【今译】 收藏书画的人,大多求取虚名,偶而传闻是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的笔墨,看见的人都争相购买,这就是所说的“耳鉴”。又有的人观赏画用手去抚摸它,相传认为颜色能用手指摸出来的就是好的画,这种方法又在耳鉴之下,称它为“揣骨听声”。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代的牡丹丛画,花丛下面有一只猫,不知道这画精妙还是粗劣。丞相正肃公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到这幅画,就说:“这是中午时的牡丹。凭什么知道的呢?它的花瓣张开,而且颜色干燥,这是中午时候的花。猫的眼睛黑眼珠露出来象一条线,这是中午时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水的花,那么它的花冠聚拢,而且颜色鲜润。猫的眼睛早晨和傍晚时眼珠是圆的,太阳升高逐渐变成狭长,中午时才象一条线呢。”这也就是善于探求古人的笔意啊。

【总案】 本文选自《梦溪笔谈》。

沈括指出:鉴赏书画,应该善于探求古人的笔意。不能只凭是否出自名家之手的传闻,更不能用手摸颜色来评判作品的优劣。

文章善用正反比较阐明道理,寄寓褒贬。三种鉴赏书画法,相互对映,高下自见。记吴公赏画,精细生动,分析透彻,推论合理,理充据足,无懈可击。全文条理分明而不单调,余意无穷,颇能启人思索。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