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峨眉山行纪(节选)》

2019-06-12 可可诗词网-唐宋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范成大《峨眉山行纪(节选)》

乙未2,大霁3。……过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4。娑罗者,其木叶如海桐5,又似杨梅6,花红白色,春夏间开,惟此山有之。初登山半即见之,至此满山皆是。大抵大峨之上7,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昔固传闻,今亲验之。余来以季夏8,数日前雪大降,木叶犹有雪渍谰斑之迹9。草木之异,有如八仙而深紫10。有如牵牛而大数倍11,有如蓼而浅青12。闻春时异花尤多,但是时山寒,人鲜能识之13。草叶之异者亦不可胜数。山高多风,木不能长,枝悉下垂。古苔如乱发鬖鬖14,挂木上,垂至地,长数丈。又有塔松15,状似杉而叶圆细,亦不能离,重重偃蹇如浮图16,至山顶尤多。又断无鸟雀17,盖山高,飞不能上。

自娑罗平过思佛亭、软草平、洗脚溪,遂极峰顶光相寺18。亦板屋数十间,无人居,中间有普贤小殿19。以卯初登山20,至此已申后21。初衣暑绤22,渐高渐寒,到八十四盘则骤寒。比及山顶,亟挟纩两重23,又加毳衲驼茸之裘24,尽衣笥中所藏25,系重巾,蹑毡靴26,犹凛栗不自持27,则炽炭拥炉危坐28。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但碎如砂粒。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29,余前知之。 自山下携水一缶来30,财自足也31

移顷32,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炷香33。小殿上木皮盖之。王瞻叔参政尝易以瓦34,为雪霜所薄35,一年辄碎。后复以木皮易之,翻可支二三年36。人云佛现悉以午37,今已申后,不若归舍,明日复来。逡巡38,忽云出岩下旁谷中39,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勃如队仗40,即当岩,则少驻41。云头现大圆光,杂色之晕数重42。倚立相对,中有水墨影,若仙圣跨象者43。一碗茶顷,光没,而其旁复现一光如前,有顷亦没。云中复有金光两道,横射岩腹,人亦谓之“小现”。日暮,云物皆散,四山寂然。乙夜灯出“4,岩下遍满,弥望以千百计。夜寒甚,不可久立。

丙申45,复登岩。眺望46,岩后岷山万重47,少北则瓦屋山48,在雅州49;少南则大瓦屋,近南诏50,形状宛然瓦屋一间也51。小瓦屋亦有光相52,谓之“辟支佛现”53。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嵬刻削54,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55,如烂银晃耀曙光中56。此雪自古至今未尝消也。山绵延入天竺诸蕃57,相去不知几千里,望之但如在几案间58。瑰奇胜绝之观59,真冠平生矣60

复诣岩殿致祷。俄氛雾四起61,混然一白62。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63。僧云:“洗岩雨也,佛将大现。”兜罗绵云复布岩下64,纷郁而上65,将至岩数丈66,辄止。云平如玉地。时雨点有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67,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铋8,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旁人。僧云:“摄身光也。”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风云之间,复出大圆相光。横亘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采,峰峦草木,皆鲜妍绚蒨69,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人谓之“青现”。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绵世界”,光相依云而出。其不依云,则谓之“清现”,极难得。食顷,光渐移,过山而西。左顾,雷洞山上复出一光,如前而差小加70。须臾,亦飞行过山外。至平野间转徒71,得得与岩正相值72,色状俱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73,而两圯各有紫云捧之74。凡自午至未,云物净尽,谓之“收岩”。独金桥现至酉后始没75

【注释】 1本文选自《吴船录》卷上。原文无题目,题目系后人所加。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作者自四川制置史被召回临安。本文是作者回临安途中游峨眉记行的一部分。 2乙未:乙未日,即宋孝宗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作者登峨眉山的第三天。 3霁(ji记):雨停止。 4盘:言其道路盘曲。平:也写作“坪”。 5海桐:常绿乔木,生于福建、广东海边。叶子呈倒卵形,有光泽,边缘向背面卷;花白色,有香味;果实呈椭圆形。 6杨梅:常绿灌木或乔木,叶子狭长,花褐色,雌雄异株。果实味酸甜。 7大峨:峨眉山分大峨、二峨、三峨,绵亘数县。大峨是峨眉山的主峰,位于四川省峨眉县的西南方。 8季夏:阴历六月。从前,把每一季的三个月分别以“孟”、“仲”、“季”称之。 9雪渍(Zi自)斓(lan兰)斑:雪水浸润的水斑。 10有:肯定性无定代词,有的。下二句中的“有”字与之相同。八仙:又叫绣球花,一种落叶灌木,丛生,高二米左右,叶呈椭圆形,秋天开淡紫色花,呈球状。 11牵牛:牵牛花,又叫喇叭花。一年生草本植物,缠绕茎。叶呈心脏形状,通常三裂,有长柄花冠呈喇叭形,有淡红、紫红、紫蓝几种颜色,筒部为白色,早晨花开,午前即萎。 12蓼(liao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披针形,秋开呈穗状的淡红色小花。 13人鲜能识之:作者《婆罗平》诗;“神农尝外尽灵药,天女散余多异花”,就是指的这些很少有被人认识的草木。 14乱发鬖鬖(san山):鬖鬖,下垂的样子,作“发”的岳置定语。 15塔松,形状象宝塔一样的松树。 16偃蹇(jian检):耸立。浮图:又写作“佛图”,“浮屠”,塔。 17断:副词,绝。 18极:形容词用如动词,最后到达。光相寺;在大峨山绝顶,旧名光普殿,唐以后改名“光相寺”。 19普贤:菩萨名。我国佛教三大圣地,各以一个菩萨为主。峨眉山以普贤为主,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以文殊为主,普陀山(在浙江省定海县东七十五公里海中)以观音为主。 20卯:清晨五时至七时。 21申:下午三时至五时。 22衣:名词用如动词,穿。络(xi细):粗葛布。 234亟(ji急):急迫,赶紧。挟(xie协):持,拿,这里指穿上。纩(kuang矿):丝棉。 24毳(cui翠):鸟兽的细毛。衲(na纳):和尚穿的衣服。驼茸(rong荣):骆驼的细毛绒。裘:皮衣,这里泛指衣服。 25笥(si寺):盛衣服的方形竹器。 26蹑(nie聂):踩,这里作“穿”解。 27凛栗(linli领利),冷得发抖。 28炽:动词,使动用法,使(炭)烧得很旺。危坐:端坐。 29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峨眉山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所以食物煮不熟。作者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30缶(f ou否):一种肚大口小的陶器。 31财:通“才”。 32移顷:移时,不入。33炷香:烧香。34王瞻叔参政:名之望,字瞻叔,宋高宗绍兴进士,宋教宗时官至参知政事。 35薄:浸蚀。 36翻:通“反”,反而。37佛现悉以午:佛,佛光。午,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过午以后,太阳高悬天空,山中的云气(文中所谓“兜罗绵云”)铺满岩谷,在平平的云海上面就会出现一个直径数公尺的彩色圆环,颜色越来越浓,外红内紫,极为绚丽,峨眉山为佛地,人们见此奇景,就谓之“佛光”。佛光的变化决定于太阳的部位和云海的状况。佛光的成因,与雨过天晴后虹的成因类似。38逡(qa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这里指拿不定主意。39旁:他本作“傍”,此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下文“而其旁复现一光如前”、 “而不见旁人”两句中的“旁”同。 40勃勃:通“菲菲”或“纷纷”。“勃勃”与“菲菲”、“纷纷”古代读音相近,音近义通。《楚辞·离骚》:“芳菲菲其弥章”,东汉·王逸《注》:“菲菲,犹‘勃勃’。”41少:通“稍”。 42晕(yun运):日月周围的光圈。 43仙圣:指普贤。跨象:普贤塑象往往骑着大象。 44乙夜:二更时候,约为夜间十时。《后汉书·百官志》三“右丞”,唐人颜师古《注》:“凡中宫漏夜尽,鼓鸣则起,钟鸣则息。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乙夜,相传尽五更。”灯,就是所谓“圣灯”或“神灯”。峨眉山顶有几处地方,晴夜运望山林,可以看到象萤火一样的光点,并且越来越多,阴历三四月份最多,五至八月份较少。有人说这是磷火。 45丙申:二十八日。 46眺(tiao跳)望:远望。47岩:光明岩。岷(nin)山:在四川省、甘肃省交界的地方。 48瓦屋山:岷山的支脉。 49雅州:今四川雅安地区。 50南诏:唐代国名,五代时为段思平所灭,改称大理国,治所为羊苴咩(jumie拘乜)城(今云南省大理县)。辖区在今缅甸北部、老挝北部和云南省一带地方。51宛然:好象。 52光相:佛光。下文的“相光”意思一样。 53辟支佛:“辟支迦佛陀”的简称,意译为“独悟”。凡无师承而独自悟知佛道的佛称“辟支迦佛陀”。现:光相出现。 54崔嵬(wei违):高耸。刻削:好象用刀刻削成的,形容陡峭。 55洞明:透亮。 56烂银:光亮的银子。 57天竺(zhu竹):我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蕃:也写作“番”,我国古代对边疆各族和外国的称呼。 58几(ji机):小桌子。案:一种旧式的狭长桌子。 59瑰(gui龟)奇:瑰丽奇特。现:景象。 60冠(guan贯):居第一位。 61氛(fen分)雾:雾气。 62混然:茫茫然。 63辟(bi避)易:这里形容云雾飘飞情状,云雾滚滚的样子。64兜罗:外国树名,亦译作“堵罗”,意译为“柳花”。兜罗绵,兜罗树的花絮,意译为“柳花絮”。兜罗绵云,象兜罗绵那样的云。 65纷郁:盛多,浓密。 66将至岩数文丈:离光明岩顶端还有几丈高。 67偃卧:仰卧,这里意为“平铺”。 68虚明:空虚而明亮。凝:凝结。这里指不动荡,稳定。湛(zhan战):清澈。 69鲜妍绚蒨(xuanqian眩欠):新鲜,妍丽,绚烂,鲜明。 70差小:略微小一点。 71转徒:转移。72得得:唐宋时代方言,意为“特地”,这里可解作“恰巧”。相值:相当。 73吴江垂虹:吴江上的垂虹桥。吴江,也称“吴淞江”。垂虹桥在吴江县县东。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建造,本名“利往桥”。因桥上有一座“垂虹亭”,所以又名“垂虹桥”。 74圯(yi夷):《说文》:“东楚谓桥。”两圯,指桥的两旁。 75酉:下午五时至七时。

【今译】 乙未日,雨停了。……经过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娑罗树,它的叶子象海桐,又象杨梅,花的颜色红中透白,春夏之间开,只有这座山上有。开初登到山腰就看见了,到这里满山都是。大盖大峨山上,凡是花草树木禽兽昆虫都不是平常土地上所有的。以前就听说过这种传闻,现在亲身验证了。我六月份到这里来,几天前这里下过大雪,树叶上还有雪水浸润的斑迹。这里花草树木奇异,有的象八仙花,但是比八仙花的颜色要深一些,紫一些。有的象牵牛花,但是比牵牛花要大几倍。有的象蓼花,但是比蓼花的颜色要浅一些,青一些。听说春季异花奇草更多,但是那个季节山上寒冷,人们很少能识别出来。花草叶子奇异的很多,数也数不完。这里山高风大,树木不能向上升长,枝条都向下垂着。古苔象下垂的乱发,挂在树上,又垂到地上,有好几丈长。还有塔松,形状象杉树,叶子又圆又细,也不能向高处生长,(随着山势)重重耸立,就象一座座宝塔一样,到了山顶上就更多了。另外,这里绝对没有鸟雀,因为山高,它们飞不上来。

从娑罗平出发,经过思佛寺、软草平、洗脚溪,最后到达峰顶光相寺。这里有几十间木板房子,没有人居住,中间有一座小型的普贤殿。从卯时初开始登山,到这里已经是申时以后了。开始登山的时候穿着盛夏穿的粗葛布单衣,山渐渐高了,天气也渐渐寒冷了,到了八十四盘就更寒冷了。等到了山顶,就赶紧穿上两件丝棉衣裤,又罩上毳衣、衲衣、驼茸之类衣服,把衣箱里所有的衣服都穿上,系上几层头巾,穿上毡靴,还是冷得发抖,使人受不了,就围着旺旺的炉火端坐着。山顶上有泉水,煮米做不成饭,煮过后米散碎得象砂粒一样。万古冰雪化成的水不能把食物煮熟,这个道理我以前就知道。从山下带来一罐水,才够自己用。

过了不长时间,冒着严寒登上天仙桥,来到光明岩,烧了一炷香。小殿顶盖着树皮。参政王瞻叔曾经换用瓦,但是瓦被霜雪浸蚀,一年时间就破碎了。后来再换用树皮,反而可以支撑两三年。人们说佛光出现都在午时,现在已过了申时,不如回去住一晚上,明天再来。正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忽然云雾从光明岩下面旁边的山谷中出现了,那座山谷就是雷洞山。云雾滚滚行进,就象仪仗队一样。到了光明岩,就渐渐停止了。云雾上面出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光圈,光圈之外还有几层不同颜色的光圈。游人面对光圈相靠站着,看到光圈中间有个水墨色的影子,就象普贤圣仙骑着大象似地。喝一碗茶水的时间,光圈消失了,那消失的光圈旁边又出现了一个光圈,这个光圈同前面的那个一样,没多久也消失了。云雾中又有两道金光出现,横射到岩腹,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小现”。太阳落了,云雾消散了,游人也散去了,周围山川一片寂静。晚上二更时候,圣灯出现,光明岩下到处都是,一眼望去,有几百只,几千只。夜晚特别寒冷,不能久站。

丙申日,再次登上光明岩。向远处望去,光明岩的后面是岷山,千万重山峰耸立;稍往北是瓦屋山,瓦屋山在雅州一带地方,再稍往南是大瓦屋山,大瓦屋山靠近南诏,形状很象一间瓦屋。小瓦屋山也有佛光出现,叫做“辟支佛现”。这几座山的后面,就是西域雪山。雪山高耸陡峭,共有几十几百个山峰。在初升的阳光照射下,雪白透亮,就象光亮的银子在晨光中晃动时显现出的耀眼光芒一样。这里的雪从古到今都不曾消融过。雪山绵延到天竺等国,和这里相隔不知道有几千里,但是看起来就象是在桌子旁边似的。瑰丽奇特美妙绝伦的景观,实在是我平生所见到的里面最好的。

再次来到光明岩小殿里祈祷。不一会儿功夫,雾气从四面八方升起,茫茫然一片白色。僧人说:“这是银色世界。”没多久,大雨倾盆而下,云雾滚滚。僧人说:“这是洗岩雨,佛光要大规模出现。”象兜罗绵那样的云雾又布满光明岩的下面,浓密地向上升腾,离光明岩的顶端还有几丈高的地方停了下来。云雾平得象洁白的土地。这时还有零星的雨点飞来。俯视光明岩的腹部,有一个又大又圆的光圈平铺在平平的云雾上面,光圈外面还有三层光圈,每层都有青、黄、红、绿几种颜色。光圈的正中部,空虚而明亮,稳定而澄清,观看的人各自都看见了自己的形体映现在空虚而明亮的地方,一毫一厘也没有隐藏,完全就象对着镜子一样,举手动脚,影子都随之举动,并且看不见别人的影子。僧人说:“这是摄身光。”这个光圈隐没以后,前面的山谷里风起云涌。风云之间,又出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花圈,横亘在几座山上,显现出各种奇异的颜色。由于这个光圈汇集各种颜色而形成,所以峰峦上的花草树木就都十分新鲜、妍丽、绚烂、鲜明,不能正眼相看。云雾散去以后,只有这个光圈还明亮,人们把它叫做“青现”。凡是佛光要出现的时候,必须先布满云雾,这就是所说的“兜罗绵世界”。光圈是靠着云雾而出现的。如果光圈不靠云雾而出现,就叫做“清现”。清现是极难得出现的。吃一顿饭功夫,光圈渐渐转移了,越过山峰向两侧移去。向左观看,雷洞山上又出现了一个光圈。这个光圈象前面的那个一样,只是略微小一点。过了一会儿,也飞行到山处去了。飞行到平旷的野外之后又转移了方向,正好转到与光明岩相当的位置。颜色、形状都发生了变化,于是变成了一座金桥。这座“金桥”,大致象吴江上的垂虹桥,只是两旁各有紫色云雾捧着罢了。从午时到未时,云雾和光圈之类事物都完全消失了,叫做“收岩”。只有金桥显现到酉时后才消失。

【集评】 明·陈士业《吴船录题词》:“范石湖《吴船录》二卷,……其纪大峨八十四盘之奇与银色世界兜罗绵云、摄身清光、现诸异幻,……蜀中名胜不遇石湖,鬼斧神工,亦虚使伎其使巧耳。岂徒石湖之缘,抑亦山水之遭逢焉。“(《吴船录》卷首,又见湛之编《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173页,中华书局1964年版)。

美国·何瞻《范成大与其纪游日录》:“《吴船录》中最常为游记选本所辑录的一段即关于峨眉山的若干章节。山上的寒冷气象、奇花异草、杂花美叶尽收眼底,此段中最佳的一部分应是范氏于山顶上所看到的瞬息万变的佛光之记载。他说:‘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这段活泼的描写,不能不令人觉得石湖‘录中有画’。”(《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66页)

【总案】 作者游峨眉的两天行纪,主要写了三个方面:大峨的高寒气候,大峨的奇物草木,大峨的奇异佛现景观。对这些方面的记述,作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大峨的高寒气候,采用叙述手法。叙述自己“尽衣笥中所藏”的穿戴和.“炽炭拥炉危坐”的情景,使人读后,犹如见其“凛栗不自持”之状。写大峨的奇特草木,采用比喻手法。“草木之异,有如八仙而深紫,有如牵牛而大数倍,有如蓼而浅青”;“古苔如乱发鬖鬖 ”;塔松“重重偃蹇如浮图”。用常见的事物比喻只有在高寒地区才有的奇特草木,使读者易于理解。写大峨的奇异佛现景观,采用描写手法。作者详细描写了几次“佛光”和一次“金桥”出现的始终以及“乙灯出”的情景,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对不同事物采用不同表现手法,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