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在清新可喜的清词丽句后面加上几句枯燥的说理,把由自然美激发起的人生情趣与出世议论相糅合,表现出早期山水诗描写与议论还不能相谐和的特征,同时也说明玄、佛对谢灵运的深刻影响。因登览山水有怀而作的本篇也不例外。
首两句写诗人出游的时间很早,因山谷幽深,只能从猿鸣知道天已快亮了。接着“岩下”两句为我们刻画了一幅清丽的晓景:山岩下云雾缭绕,花木上露水欲滴。此时此景,不免令人有点空寂之感,然而对谢灵运来说却正合其心境。依据禅家信念,心灵与宇宙不二,两者之间的调和形成一种广大的象征。因此诗人笔下的山水与诗人的胸境就有了某种一致性。以下十句写诗人乘此出游,延历渐远,不畏路途艰险曲折,并玩物适情、悠然自得。佛教思想的基本矛盾之一,就是只有透过有形的色才能体会无相的空。因此,谢灵运并不是为写山水而写山水,他是通过山水写出验之内心的绝言之道,以化其郁结。那么谢灵运心中的郁结究竟是什么,诗中并未明说。有人认为是因卢陵王被朝廷猜忌而遭到杀害一事(卢陵王是宋武帝次子,与谢灵运友善)。其实谢灵运一直不受朝廷信任,心中郁结很多,不一定特指某一件事。“想见”四句用了屈原 《九歌·山鬼》的典故,这篇楚辞表现的是山鬼和她的恋人之间的热恋和怨望。“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化用了《九歌·山鬼》开头两句:“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山凹之中那戴着香草的山神仿佛就在眼前,但虽想折芳赠遗,以通殷勤,却此心莫展,徒成郁结。
最后四句写自己的感悟: 情以赏适为美,何况往事暗昧,竟无人为之辨明。因此不如观此胜景,遗去物虑,释然一悟,斯得排遗之道。面对纷扰的尘世和无法回避的人世苦难,佛教以 “万物皆由心生”的思想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解脱悲哀、平衡心理的道路;外界都是虚幻的,是随着人的心情而变化的,因此人们只要破除我执, 保持虚静, 以超脱、 旷达的襟怀对待世事,就能消除心中的郁结。谢灵运的这首诗表现的正是这样的思想。
-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2019-05-12]
-
《东园》
[2019-05-12]
-
《东坡》
[2019-05-12]
-
《东峰白云院》
[2019-05-12]
-
《东溪》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