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古人论诗,有“郊寒岛瘦”之说。贾岛由僧还俗,仕途并不得意,直到晚年,才做到一个小小长江主簿。早年枯寂的禅房生活在他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使他惯于用冷漠淡泊的眼光看待现实。从他现存的诗歌看,虽然也流露出一丝半点求仕不遇的苦闷,但更多的则是写清冷凄凉的山光水色,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逃避现实的心境。《宿山寺》便属于这一类诗。
这首诗写诗人从范阳至京洛途中,在一座山寺借宿时的所见所闻。首联“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点明此时的季节和山寺的地理环境。“寒色”表明这是万木萧条、寒气侵人的秋末冬初。瑟瑟寒风中,落木萧萧,起伏连绵的山峦一片肃杀之景,起句为整首诗定下一个凄冷的音调。“精庐”即精舍,寺院的异名。寺庙高居山顶,门对群山,自有一种孤高静洁之气。当中两联写山寺之景。颔联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着眼于夜景,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贾岛“爱深夜过于爱黄昏”,因为夜的静寂能让人从中体味到佛家清静的禅境。山中的夜晚更显清寒冷寂,夜空中寂寥的寒星透过稀疏的树枝、闪烁着惨淡的光芒; 一轮明月在夜空中默默地移动,穿过缕缕无声的白云。疏木、寒星,衬托出山川万籁俱寂、静绝尘氛;肃穆的月辉,更增添了山寺的庄严神秘。颈联承接颔联:“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上联是写目中所见,此联是写心中所思。寺庙建于如此高峻的山峰之上,若非虔诚拜佛之人是不会前来的,故曰“人来少”。就像青松高耸,拙翔之鹤难跃其上,而只会孤鹤独舞一样。诗人实际上在赞美山寺的超脱洁净。贾岛诗中写境往往不是写实,而是写心,外境只是主观世界的依托,是它的比喻和象征。中间两联的诗境突出清幽寒净,这亦是佛教禅宗倡扬的精神境界,诗人是将对禅意的体悟化作了艺术形象。佛教禅宗重视现世的内心自我解脱。佛教徒的生活闲适,但又清苦; 高雅,但又寂寞。佛教徒们以这种虚空清净、淡泊无为的生活,作为自我内心精神解脱的途径。他们崇尚清净的本心,也欣赏幽深玄远、清静凄寒的环境。贾岛虽由僧还俗,但心底仍深埋着佛教禅宗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的种子,因而在诗中经常表现出这种禅意禅趣。尾联“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赞喟寺中的老僧斩断尘缘,六根清净。未闻世事,并非说孤陋寡闻,而是赞美老僧修行于清幽雅静的环境中,已进入了身心俱忘的佛家最高境界。
《宿山寺》意境清幽,色彩素淡,节奏闲适舒缓,感情平静恬淡,语言也十分流畅通俗,可谓禅诗中的佳作。
-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2019-05-12]
-
《东园》
[2019-05-12]
-
《东坡》
[2019-05-12]
-
《东峰白云院》
[2019-05-12]
-
《东溪》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