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梵隐院方丈梅》

2024-01-24 可可诗词网-古代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梅花,以其凌寒绽放的傲骨,清馨素洁的芳姿,高雅拔俗的神韵,古往今来,不知令多少文人墨客、翩翩君子神系魂牵,为之倾倒。人们爱梅而咏梅,或描倩影、道清香,或颂高格、赞精神,或表爱意、寄深情,极尽笔墨之能事,留下了无数妙句佳篇。晏敦复的这首题梅诗,尽管难翻新意,但着意刻划了梅花“本性由来不染埃”的高洁品质,并寄托以超凡脱俗的情志,倒有着十分鲜明的禅诗特色。

范成大在《梅谱后序》中说: “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怪者为贵。”诗的首联: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正是着眼于那横压廊栏、斜掩屋檐的一株古梅,于那虬奇苍崛、横斜疏瘦的古干老枝上,品悟出梅之神韵与高标。唯其“一古梅”,才更能触发幽独孤高的情怀,而“几番”唤春的执着,才更能体现洁傲不屈的秉性。由此,自然引发了全篇所要突出表现的对梅之高洁不染的品质的由衷激赏与深沉的感怀。

古人咏梅,多以 “仙”相喻,或瑶台姑射仙女,或湘浦神灵皇英,或玉妃、玉女、素娥、婵娟……总之,无非是赞其“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刘秀野前村梅》) 的高洁品质。梅花如此仙态芳姿,又岂能与凡俗之辈为伍?陆游有句:“清癯难遣俗人看。” ( 《梅花》) 高洁如仙的梅花只能与人中 “高士”相处相赏。颔联“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就是如此取意。这里,作者直接将梅与 “人”相联系,其实却是将自己纳入 “高士”之列,旨在表现自我如梅一样的精神面貌。这一内蕴是很鲜明的。

以 “仙人”喻梅,仅仅是一种概括,因此,颈联则作具体描绘。朗月辉照之下,素白的梅朵寒光明耀,照涧映窗; 微风轻拂翠枝,逸动的疏影遮掩了阶上杂生的藓苔。“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这两句实质上就是写梅影:月照下的水中影、窗间影及风摇时的地上影,这是对上联“照影”的写真。“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杜牧《梅》) 水中梅影最显仙仪; “写真妙绝横窗影”,(陆游《涟漪亭赏梅》)窗间梅影更见精神;地上之影呢?也是具有脱俗的神韵。诗句意思是说遮盖了那不能同格并论的阶苔,与翁卷诗句: “数枝寒照水,一点净沾苔” ( 《道上人房老梅》)有相似内涵。诗的颈联是以写实的手法,进一步细腻而深入地描绘梅之幽冷绝俗的内在品质。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朱庆余《早梅》) 凌寒开放的梅花是很难与其它花卉及蜂蝶等同时的,这一自然规律也常常被人们用来称道梅花的卓然独处与不流媚俗。如梅圣俞有句:“粉寒曾不逐蜂须”。( 《梅花》) 张泽民有句: “天上玉妃新谪堕,游蜂不敢近花傍”。( 《梅花》) 林逋有句: “粉蝶如知合断魂”。( 《山园小梅》)“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蹊”(《梅花》)等。晏句“游蜂野蝶休相顾”,也是从自然特性着眼,但更鲜明地赋予了人的精神品格。这还是颔联的用意。这种设意的重复乃是诗旨的深化。

围绕梅花高洁脱俗的品质,从虚写到实写,从概括到具体,可谓该写的都写了,该说的都说了。于是诗的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明确全篇旨意: “本性由来不染埃。”此句自然是从神秀与慧能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化出,因此,全诗便蒙上了一层禅悟色彩,令人鲜明地感受到作者于这首题梅诗中流露出的佛禅意绪。作者写梅乃是写自我,表现的是自我与梅超尘拔俗的精神上的契合。

诗题梵隐院在浙江定海,可知此诗是作者出知衢州 (属今浙江) 时所作。从 《宋史·晏敦复传》 可了解,晏素忠正刚直,且“姜桂之性,老而弥辣”,主张抗金而不与秦桧等奸佞党徒同流合污,更不满于秦桧之流的祸国乱政。秦桧官至相位,晏不但抗金主张成为泡影,更感清明政治之不可期待,加之自己已属异己之列,逐促成外出。不难想象,出知衢州时的晏敦复,会带着强烈的幻灭、失意与空落的寂寥情怀,也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对那寺院古梅独发“本性由来不染埃”的脱俗冥思。不能不说,作者于这首题梅诗中所表现的高洁而致脱俗的精神追求,恐已不仅仅局限于独善其身的人格修养,而更表现为一种寻求解脱的处世态度了。这是符合作者的当时心境的。也许,正是因为深受政治挫折打击的作者于那古寺清幽的环境中和高洁拔俗的古梅上,获得了佛禅空明心境的快适体验与解脱般的慰藉,才欣然命笔咏梅题诗的吧!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