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2019-06-18 可可诗词网-名胜游记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李白

 

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这首构思新巧、匠心独运的小诗,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 李白漫游到泾县时所作。泾川,即泾水,为安徽泾县境内水系的总称。陵岩寺,亦称陵岩教寺、崇庆寺、天宫水西寺。《江南通志》记云:“水西寺、水西首寺、天宫水西寺,皆在泾县西五里之水西山中。天宫水西寺者,本名凌岩寺,南齐永平元年,淳于棼舍宅建。上元初改天宫水西寺,大中时重建。宋太平兴国间,赐名崇庆寺。凡十四院,其最胜者曰华严院。横跨两山,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这首诗运用比较烘托的手法,传达出泾西这一胜迹之美。

“乘君素舸泛泾西”,第一句是记叙,点明题意,交代游览的地点。一个“泛”字,既写出了诗人欣睹名刹胜水,目接神驰,轻舟荡漾,容与不进的情状,更含蓄地透示出泾西溪水的水流徐缓、碧波荡漾的旖旎秀色。

泾西山水到底如何? 这是读者所感兴趣的问题。李白在 《游水西简郑明府》诗中作了回答:“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清湍鸣回溪,绿竹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可见天宫水西寺云蒸霞蔚,楼阁掩映,清流飞溅,翠竹扶疏,藤蔓披拂,浓荫匝地,环境清幽,风景佳丽,是极理想的游览和避暑胜地。但是,第二句中,诗人妙在不从正面着墨,却一笔宕开,说它“宛似云门对若溪”,用已为人知晓的会稽名山胜水来比拟烘托,若溪,即若耶溪,传说西施曾在此浣过纱,因又名浣纱溪。《方舆胜览》载: 云门寺“为州之伟观。昔王子敬居此,有五色祥云,诏建寺号云门。”“若耶溪,云门寺,在越州会稽县南”。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这里,诗人用会稽之美,衬托出了泾西之胜。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第二句接得突兀,行文富于变化,且拓宽了诗的意境,从而引发读者的遐思。

第三句由云门、若溪而联想到南朝诗人康乐公谢灵运。从表面看,这只不过是从游览到怀古,发思古之幽情罢了。然而诗人李白此时此刻为何偏偏只想到康乐公呢? 细一想,大有缘故。据 《宋书》记载: (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喜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志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辞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寄其意。”这正说明两位诗人有着共同的境遇和雅兴。更何况谢灵运曾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其中许多诗句,深为李白所赞赏。如此看来,李白“游山慕康乐,爱此从冥搜。”( 《越中秋怀》) 也就不足为怪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相近者大抵如此。“且从康乐寻山水”,一个“且”字,一个“寻”字,一方面写出了李白效仿康乐,“肆志游遨”,搜访幽冥,“以寄其意”的原因,更传出了泾西瑰玮风光的超常魅力。

“何必东游入会稽”,结句用反问的方式收束,语气更加肯定,感情更上一层台阶。诗人刚泛舟泾西时,初步印象是“宛似云门对若溪”,一番畅游以后,了解全面了,印象深刻了,得出的结论便是泾西胜似会稽。李白在 《泾川送族弟錞》一诗中说: ‘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阳祠。”琴高水,即琴溪,相传是仙人琴高控鲤之地。陵阳祠,相传是汉窦子明升仙之处。你看,这哪里只是人间山水呢?简直是神仙洞府,瑶台人家了。无怪乎连留下西施浣纱美好佳话的若耶溪也“羞见之”了。诗人对泾西山水的偏爱之情,尽在不言之中。泾西山水之胜,读者至此也就了然于心了。

这首诗的新奇诡谲之处,正在于诗人对泾西之景不着一笔,而采取背面敷粉,烘云托月的方法,牵动读者自己去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因此,显得蕴藉含蓄而又浪漫飘逸。在诗思上又是曲一层、深一层,感情步步升华,收到避平趋奇、空谷传音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