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象《咏仙掌》
刘象《咏仙掌》
刘象
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奇刻不成招。
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
刘象,京兆 (今陕西长安县) 人。唐昭宗天复元年 (901) 登第,时已七十有余,号老五榜。存诗十首。其中以本篇最为有名,时称刘仙掌。
“仙掌”,亦称仙人掌,巨灵掌,在华山东峰东北仙掌崖上。如遇天晴,在华阴县华岳庙等地,即能清晰望见此一壮观。唐皇甫曾《晚至华阴》诗云:“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云霞仙掌出,松柏古祠深。”晚唐司空图《华阴城楼》中也说:“偶凭危栏且南望,不劳高掌欲相携。”可见“仙掌”是华山名胜中最为著名的景观。
关于“仙掌”,有着极为美丽的传说。原来远古之时,华山与河东首阳山本来是一座山,黄河经流其间,曲折迂回,阻塞不便。河神巨灵有感于此,他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踏离其下,中分为二,使河流畅通。巨灵留巨掌之印于峰之巅,留足迹于首阳之下。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此四句写的就是这个故事。翠崖,即仙掌崖。高掌,即仙人掌。前人对此有多次考察。原来崖壁本为黑色,石膏自璺中流出,凝结成痕,黄白相间,远而望之,见其大者五岐如指,好奇者遂传为巨灵劈山之掌迹。掌长三十丈许,五掌参差,中指最长,直冠峰顶,长二十丈。掌色丹紫,正如肉色,每与太阳对照,则尽能见之,及日暮则渐隐而不见。这些传说,实际上都是古人对治水英雄的崇敬和怀念,并不断为历代诗人所歌咏。但本篇与前此其他诗人之作有所不同。它并不单纯描写或歌咏仙掌本身,而是通过“仙掌”这一形象与有关传说,展开丰富联想,使自然形象、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起句:“万古亭亭倚碧霄。”写仙掌的高峻。这是整个华山的突出特点。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五岳唯华岳极峻,直上四十五里,遇无路处,皆挽铁絙以上。”“亭亭”,直立的样子。这句说,华山的仙掌峰自古以来就亭亭直立,高插云天。这是从静止状态写起的。
既然称之为“仙掌”,它就不该总是纹丝不动地直竖在那里,而应有所作为。所以,第二句便说:“不成奇刻不成招。”此句据《唐诗纪事》改。《全唐诗》原作“不成擎亦不成招。”“奇刻”,奇异的石刻。“擎”,向上托举。二者均可通。但从音韵节奏以及用词方面看,似以前者为佳。这句也不会向游人们招手致意。这是从“仙掌”的灵性方面提出要求的。
最后两句继此,笔锋一转,要求“仙掌”能面对现实:“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何如”,不如。“掬取”,弯曲手掌以取东西,以手掬水。“天池水”,华山南峰有仰天池,也称太乙池,洗天池。相传一年四季,天池水始终满溢,从不损减。久旱不雨,前人多向仰天池祈雨。据载,华山池水甚多,除仰天池外,尚有白莲池、菖蒲池、玉女洗头盆,二十八宿池等等。诗人从“仙掌”联想到“天池”之水,它们自古以来,牢守故地,从未有益于人类。如今天旱难熬,禾黍枯焦。如能得仙掌捧水洒向受灾地区,挽救濒临渴死的旱苗,那该是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伟大功绩!“仙掌”,自古以来便只有旅游价值与观赏价值,而从不曾发挥实用价值。此刻,诗人从百姓疾苦出发,热切盼望能将“仙掌”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巧妙结合起来。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
范成大《峨眉山行记》
[2019-06-22]
-
敖英《峨眉山记》
[2019-06-22]
-
和瑛《巩宁城望博克达山》
[2019-06-22]
-
和瑛《度海都河冰桥》
[2019-06-22]
-
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20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