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游丹霞山记》
廖燕《游丹霞山记》
廖燕
余游丹霞至再矣。兹岁己卯,晋江蔡子雪髯来韶,心艳丹霞甚,强余再游,不得辞。时友人李子宏声、男瀛从焉。于是记之曰:
四月二十一日晚,抵仁化江口。次日,由江口抵铜鹤峡,望观音石,仿佛花冠璎珞,江水绕山三匝。舟行,忽远忽近皆与像相值,而像之正、背、侧面,望之无不极肖者。是夜,宿潼口。
二十三日,舟转潼口,已近丹霞前山。山下有放生潭,水为山光树影倒映渲染,皆作碧绿色,故又名绿玉潭是也。仰观层峦叠嶂,罗列如画。疑无不知此中有胜地者,而必俟之数千百年后。人事迟速之不可强,亦犹是矣。
舟抵护生堤,登岸。沿堤修竹围绕。左折至磴道,曲折而登。每至折处,李子辄拾片磁画石上记磴数。至半山亭,稍憩又行。夹路松阴亏蔽,不复知有暑气。路左有石壁陡立,右偏下临深壑,竹树间之,望之不甚了了也。临关门,倚栏望,众山皆在趾下。栏之下有小径,左折而行,下临无底。稍前,两壁夹立,中露天光,名一线天。以路险而止,且欲登山未暇也。李子画石记磴数至此,凡得四百一十九级云。
入关门,右折为苇桥。桥下荷叶田田。恨尚未花。稍上即三岩,高处为李文定公讳永茂故居,今为客堂。僧迎入进茶。毕,循廊左行,有泉一泓,清澈甘冽,为芳泉。上为松岭,松数百,皆大数围。听松涛飕飕,不忍去。前为竹林岩。是时,笋新成行,粉箨初褪,净绿娟娟,一碧无际。林中为正气阁,供汉寿亭侯像。阁后峭壁插天。右望,隐隐见海山门,如在天半。余顾同游指曰:“明日从此上海螺岩。”众颇有惧色,然亦急欲试之,以将暮而止。左折,入一岩,不甚深。岩瀑霏霏,时溅客衣。稍入则不能去。丹霞之右路尽此,而山势则殊未尽也。
复循松岭上双镜池。池因巨石形势凿成,内种荷花,旁有小石几,可坐啜荷香。少顷,返客堂旧路,由藏经阁后登紫玉台,领略诸峰形势。时有小鸟飞翔松杪,红绿异色。僧云: 此山多各色鸟,别山无之,亦一奇也。
二十四日,晨起,复由松岭数折至绝壁下,攀铁链面壁而上,至御风亭,为海山门之半。小憩,复上。路益高而陡。至海山门,神稍定。扶筇右行至海螺岩,澹师塔在焉。师为开山第一祖,余曾从之游,今别一十有八年矣,为下拜泫然者久之。左转为龙王阁,阁下有池,泉水涓涓出石隙。池深阔不盈丈,此岂龙潜之所耶? 抑龙为神物,得点水便可飞腾,则此一勺之多,亦可藏鳞伏甲也!
稍前为雪岩,望焰慧、菡萏、麒麟与夫天台、绿萝、玉笋、负子、七如来诸峰,历历可数。而绿萝峰则为寿春万子欲曙约余偕隐处也,余梦寐不忘焉!
再左转,上舍利塔,为丹霞绝顶。大抵此山从斗母阁而望,则可尽山之前面; 从紫玉台而望,则可尽山之左面; 从雪岩而望,则可尽山之左、右与背面焉。惟此绝顶,周遭远眺,杳无穷极,而百千峰峦,高下怪奇,簇拥兹峰,盖山水之巨观也。
随下,迤北,渡虹桥,岭长如虹,故名。登顿数折,至片鳞岩,已倦而馁,僧为饮食。山中诸岩多面西,惟此岩南向,轩敞而高,为此山之最胜者。余周行审视,觉前雪岩所见诸峰,至此又成异观。盖峰有定形,特人行高低远近莫定,而峰形亦随之而变,况朝暮烟岚,变幻不一,而人之心目亦遂为其所眩,不复能自作主,而游者反以此而取快焉。此惟善游山者能知之。
去此又有朝阳岩、禺山、石室,景绝胜。以路险难行,且将暮,遂返。至水帘岩,明季贺康年曾挈家避难隐此,薪爨烟墨犹存。再折,一岩向西。时已薄暮,西方霞起,烂若五彩,光射岩内,林木闪烁,岩名晚秀,真为此岩写照也。
急下山,至海山门,俯首下视,神为之战。身去链尚一二尺,侧身坐定,先将右足踏磴,然后徙左足,始得扶链而下,似上易而下难者。盖上可面壁,故无惧,而下则不得不外望,俯而扶链故也。蔡子曰:“此路宜略㔉宽以便游屐。”余曰:“不然。 此山之奇,奇在险,非此则无以见其奇。且游山岂厌奇险耶?”甫至檐廊,天忽大雨,同游且惊且喜,凭栏看山中,雨景云气,忽从栏外拥入,一时对面不能见物,衣履欲湿。余亦几飘飘欲乘云飞矣。须臾,忽霁。
二十五日,出关门,复至山趾。右行,茶树林底折而东,皆悬岩峭壁,人言岩外,声应岩中。历石磴,数折,入梦觉关。瀑布从丹霞山顶飞下,滴沥有声。又数武,有瀑,差小。循瀑仰睇,头为之眩。有岩,稍阔而隘,岩侧有墨书“出米岩”三字。相传曾有米出于此,以给僧众。
僧屋皆傍江就岩磊成。稍进,为佛殿,前有楼,可以登眺。隔壁又有一岩,盖就此一岩截而为二者,轩豁宏敞,较丹霞之岩更逾十倍,岩顶有鳞甲浮起,色如苔痕翡翠,阔三尺有奇,横亘二岩而长,逶迤天矫,宛若神龙飞挂其上,特不见首尾耳。岩得名“锦石”以此。
旁有石如榻,名仙人床。下临深潭,即仁化江也。烟波上下,沙石杂错,对面金盆、狮子诸峰,明媚相向。身在画中而画外有画,宁复知此身在人间世耶?
日暮,返山。明日,买舟回归。
余游丹霞至是凡三往返。始则余一人独游,再则为古杭冯君彦衡拉余同游,至此则蔡、李二子与余、男并从者某,共得五人而游焉。又,始与再,俱再宿而返,此游独越四宿,因得之梗概。蔡子善画,拟作《游丹霞山图》,余先记其略如此。
时,四月二十六日也。
丹霞山,在今广东仁化县境内,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与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齐名。由于自然变异,形成独特的“色渥如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山下锦江碧水,四周奇峰环伺,为广东著名游览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尚有广东一丹霞”之称。
作者廖燕 (1644-1705),广东曲江人,家贫好学,一生坎坷,终身未仕,博学多才,研经史,工古文,对程朱理学及儒家传统史论,多持异议,善草书,有 《二十七松堂集》流布日本。
这是作者一篇可与名山胜水比美的游记。既准确地记述了丹霞景观的特征,可为导游指南; 又生动地描绘了游观者面对景观情与景合的欣悦、惊喜、忘怀尘浊之情,思通千里,神游万载的历尽沧桑,别有会心之意。作为游记又自有其独特之处。
其一,藏新吐奇,巧呼妙应。这不是一篇通常的写初次访问第一印象的游记,而是第三次重游观感。作者先用开宗明义的第一句“余游丹霞至再矣”,表明是“再游”后的重游,最后又详细交代三次游览的不同情况作呼应和补充。不但人不同,而且也暗示心情不同。“独游”当是慕名拜访,“拉余同游”当是勉力陪同,第三次则是“群游”; 这次因为知友“心艳丹霞甚,强余再游,不得辞。”勉强中又有不同于第二次的义不容辞,三次心情的变化又不集中在一处,采用前三后一、二方法,呼应补叙中又显得富于变化。三次中除第三次四宿外,其余均为二宿,因此,这第三次“得之梗概”——较为尽兴,尽山水之胜,这又是呼应交代中的变化。
同时第一句“余游丹霞至再矣”又表示丹霞山对于作者已不再是初见乍识,而是多次造访,表示丹霞景观已是熟客而不是新友,这就向读者暗示作者写的不再是常有的初见景观的新鲜之感的传达,而是多次接触后的对客观景物特征的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此山之奇,奇在险,非此 (石磴扶链) 则无以见此奇。”
这正是作者对全部景观特征的概括,这正是作者整篇游记构思的核心。
其二,慢咀细嚼、深厚凝重。本次游览的特点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慢行慢赏,因此在围绕描写丹霞景观“奇”的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四个特色,一是看得细,二是描得明。观察细致,对一个景观作反复的多角度观赏; 如:“由江口抵铜鹤峡,望观音石,仿佛花冠璎珞。江水绕山三匝,舟行,,忽远忽近,皆与像相值,而像之正、背、侧面,望之无不极肖者。”这样一写,客观景物也就自然无所遁形了。三是领略深,四是感慨远。行文随着步履的深入,随景观的展开,客观景物的山石花树,水泉雾露,前人的雪泥鸿爪,故友的遗踪残志,上几次来游的不同观感,终生坎坷的身世之思都反复地风起云涌于胸中,不时飞生感慨,触处都成警思。如第三段从丹霞远景“罗列如画”,推想到应该“无不知此中有胜地”,而迟到数千百年后发现,因而感慨“人事迟速之不可强,亦犹是矣”,这一方面主观上表现出作者“独抱异才,终身未仕”的身世之感,客观上这与聪明的所罗门说的“万事皆有其时”实为同一深沉的思索。
这些思索在文中不只一处,如“一勺之多,亦可藏鳞伏甲”等,在文中成为光芒四射的警句,使丹山碧水为之更显五色缤纷。
第三,文兼各体,挥洒自如。游记文不算长,细看却文体变化多端,时而似简朴的介绍,如第一段的叙述原起,末段的总结全文,中间的二十五日游览景观记述; 时而似精美的《水经注》式描写,如第二段与《不经注》“河水黄牛滩”,“三朝三暮,黄中如故”非常神似; 时而似指点激扬、引人入胜的导游文字,如:“再左转,上舍利塔,为丹霞绝顶,大抵此山从斗母阁而望,则可尽山之前面; 从紫玉台而望,则可尽山之左面; 从雪岩而望,则可尽山之左、右与背面焉。惟此绝顶,周遭远眺,杳无穷极,而百千峰峦,高下怪奇,簇拥兹峰,盖山水之巨观也。”时而议论横生似《游褒禅山记》,如议论奇险段,如分析鳞岩奇观段,都似乎信笔写来,自然中度,不愧为号称“善古文辞”的大家。
今日更新
-
范成大《峨眉山行记》
[2019-06-22]
-
敖英《峨眉山记》
[2019-06-22]
-
和瑛《巩宁城望博克达山》
[2019-06-22]
-
和瑛《度海都河冰桥》
[2019-06-22]
-
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2019-06-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