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游岳麓寺》
李东阳《游岳麓寺》
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江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岳麓寺,在长沙市西南岳麓山上,湘江岸边,一名麓山寺,岳麓山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当衡山之足,故名岳麓,又称麓山。林木葱郁,流泉潺潺。寺在山腰,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 (268),是湖南最古老的佛寺,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有前后两殿,四面松杉密合。后殿藏经阁前有罗汉松两棵,合称“松关”。登麓山寺,可俯瞰湘江北去,眺望市县开阔城乡。这首七言律诗写麓山寺所见优美景观,有凄苦伤感之情。当作于晚年。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起笔居高临下,突出麓山寺位置及其高危。站在高高的岳麓高峰上,俯瞰湘江岸边,人们攀登而上的羊肠小道,不知经历多少回旋。既见山寺之高危,又见攀登之不易。用反诘语,以表赞叹,领起全篇。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承接首联,展开所见。满山上下,林木葱茏,数以万计的苍松翠柏,枝叶扶苏,像要把两条盘旋而上的小径吞没。四面八方,人迹杳杳,唯有古寺里的僧人,那样孤寂、凄寒。
以上四句,见麓山之高及林木之秀,四山风雨之中,山寺孤僧之寒得以突出,成为画面主体,一个“寒”字,实乃诗人自我感受,用以收束上半篇,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感其寒。后四句,写寺中远望所见。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眺望湘江对岸,平坦的沙滩过去,浅浅的野草遥连天际,一望无涯,在广漠的旷野上,古老长沙城孤零零地沉浸在落日余暉之中,如椽之笔,饶有画感。“隔水看”三字与篇首形成呼应。“孤”字亦系诗人移情于物。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岳麓寺前俯瞰远眺,这万树松杉、四山风雨,是典型的湘南风貌,这平沙浅草、落日孤城,很像诗人曾经游历过的蓟北平原。诗人触景生情,已沉醉于往事的萦回与对远方的怀念。在这思绪茫茫之时,传来深林中鹧鸪的啼叫,其凄清孤独与感伤之情,难以自持。深山古寺,雨后夕阳,一个登临俯仰、心思茫然的诗人形象以及他那凄清、孤苦、迷茫、感伤的心情,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全诗境界开阔高远,景物富于变化,文笔开合自如,虚实相生,首尾圆合。诗中饶有画意,情景交融,情调凄苦,“危”、“孤”、“寒”、“独”四字已见贯穿全篇的感情线索。可与诗人《寄彭民望》诗参读。
-
范成大《峨眉山行记》
[2019-06-22]
-
敖英《峨眉山记》
[2019-06-22]
-
和瑛《巩宁城望博克达山》
[2019-06-22]
-
和瑛《度海都河冰桥》
[2019-06-22]
-
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20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