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阴山》

2024-02-06 可可诗词网-名胜游记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耶律楚材《阴山》

耶律楚材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睛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罗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这首诗歌咏了阴山 (今新疆境内) 的阿尔泰山的景色。其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雄奇壮阔的意境,构成一幅西域地区的风俗画。

题为“阴山”,起句入题。夏时8月,在巍峨起伏的阴山顶上,堆积着皑皑白雪。那高耸的雪山如银光铺泻,晶莹耀眼。这样的景象,何等绮丽,何等壮观。但诗人的造语并不新奇。“八月”与“雪”、“沙”这些是极平常的词语,诗人独出心裁,把它们有机地连缀在一起了,因而平中见奇。诗人把突兀的阴山置于最富于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寥寥七字,概括出阴山高峻挺拔的气势。起句虽为写景,诗人的主观情感实已寓于其中。此句明为景、暗为情。下句则转为明写情,暗写景。“清光凝目眩生花”正是“八月阴山雪满沙”在诗人眼中自然生发的万千景象。开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

“青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景色足以使诗人倾倒。接着诗人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 那耸入蓝天的万丈绝壁仿佛呼出了一轮朗月,那重重叠叠的峰峦,仿佛托出了云海,吸着漫天五彩缤纷的云霞。在这里,阴山被描摹得耸立天外,直插云宵,巍巍然非凡无比。其气魄,如挟风雨雷霆之势,其画面,具神工鬼斧之奇。峥嵘的阴山,具有那种恢宏的崇高的阳刚之美,与那种“颺天外之游丝”、“舞窗外之飞絮”的阴柔之美迥然而异。这位契丹族诗人之所以把阴山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把始而惊异,既而嗟叹的情感,把兴会淋漓的热忱、把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熔铸到具体形象上,因而赋予自然以生命。那雄伟的山峦原是静止的、凝滞的,诗人借助于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创造出一个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诗人把银色的皓月,五彩的云霞都与这高耸的阴山联系在一起。这既写出浪漫主义的景,也抒发出浪漫主义的情。这对仗工巧、圆熟自然的句式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幅画面情景相生,色彩斑斓,含蕴丰富。在下一联,耶律楚材又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开拓了新的意境。蓊郁的树丛、碧绿的农田,密密的藤罗,隐约的农舍,好一幅西域地区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表面看来,写的是树木、农田、人家,细细推敲,写的还是阴山。山头雪白,山下葱绿,同一座山,气候变化如此之大,愈见山势的险峻了。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如果说,前联是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那么此联则是轻描淡写,活脱轻盈地勾画出来的。前幅画面以雄浑见长,后幅画面则以清新取胜,两幅画面,一动一静,相互合谐,相映成趣。

诗人让我们领略了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后,在煞尾时把阴山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在辽阔的西域,阴山称雄。它横空出世的雄姿与气势磅礴的气概不也完全压倒了内地的群山吗? 诗人用衬托、夸张、对比的方法再现了阴山的面貌。在前三联里,描摹阴山之雄奇而不着一个“雄”字,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结尾之处,始把“雄”字点出,效果佳妙。

这首诗内容丰富、奇谲、多变,节奏悠扬跌宕。诗歌雄浑沉博而无哀惋之气,歌咏唱叹而无悲凉之音。因而与唐代的边塞诗有别,表现了诗人青壮年时代丰采华茂、踌躇满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