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2024-01-12 可可诗词网-名胜游记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虞集《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虞集

延祐五年,某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坚缜,阑扩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 新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至池阳,求通守周侯南翁为吾书之以来也。”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 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 必能有为无疑矣。

这是一篇题记,全文分四部份。小孤山,一名小姑山,在安徽宿松东南,是屹立长江之中的一处风景名胜。作者以流畅的语言,写景寄慨,记述了新修小孤山一柱峰亭的原委。作者是元代文学家虞集。

文章第一部份简练地记述了作者登临小孤山的由来、时间和感想。元仁宗延祐五年 (1318),作者以“圣天子之命”到今江西南昌东南的临川,召会宋元之际学者吴幼清,乘舟途中停留今江西东北部长江南岸与小孤山隔水相望的彭泽,次日登临了小孤山,看到小孤山雄特险壮,作者触景生情,“浩然兴怀”,想起那些旷放逍遥于山水名胜的杰出人物,以及所有心里郁积愤懑而怀有感慨的人,当他们登上这小孤山时,也都会觉得心胸开阔,乐于那样眼界高明、目光远大,而没有什么排遣不了的幽愤感慨了。此段重点是登山感想。

第二部分记述一柱峰亭修建前濒于毁圮的景象和未能成修的缘由。小孤山上原有旧亭,是宋代修筑的登览胜境,但到元代,年久失修,“日就圮毁”,守者还不容他人顾问。作者先描述旧亭在山半、“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的险峻幽奇环境,又绘出了一幅游者“忘其险”而沿石级护栏盘旋而上的险峰登亭图。然后笔锋一转说,这里的亭、栏、石级乃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所修建的,已有62年了,只因看守的人存心不诚,而至一天天倒塌毁坏,“聚足以涉,颠覆是惧。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游人每登一级都要等两脚站稳,就怕倒塌倾覆。甚至在亭上牧羊,弄得肮脏不堪,竟使人一点不能在亭上停留。当时登山在场的彭泽县令也为此感到羞愧而激怒,“奋然将除而治之”,要振足精神,铲除荒秽,把亭管理好。但守者说,这小孤山“非彭泽所治境也”,彭泽县令含怒而无奈,只好“乃相与怃然而去”。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小孤山昔日胜境的赞美,对今日荒芜的惋惜,对彭泽县令关心顾问的赞赏和对守者不容顾问的愤慨,语言写得真切、有情而委婉。

第三部份记述作者的友人果敢负责、修建小孤山新亭,并请作者为之题记的经过。作者到了安徽安庆,将小孤山的荒残景象告知了新任安庆府判的友人李侯维肃。李说,小孤山是我府辖地,我决心修整那亭子。使它焕然一新,并想更题亭名为“一柱峰亭”,并解释说,“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寥寥数语,给小孤山赋予了中流砥柱的形象。接着又说,此小孤山具有排斥上天,浇灌太阳的气势,即使把天下所有的骄横强悍的力量都使出来,也只能驯服顺从,而在一柱亭下听从它的命令而离开。气势之大,可谓大矣。李说,我能想象出要修建的一柱峰亭高峻特立的模样了,你为我写一篇题记,还要请池阳通守周南翁书写“一柱峰亭”四字来悬挂其上,作者在此段中,基本上是借友人的回答语言,来表达其修亭的决心和含意的。语言结构安排巧妙。

第四部份概略介绍其友人的为人品德,而主要是赞扬他无私无畏、敢作敢为的气魄,并由修亭而推想友人在任,定能对地方事业有所作为。李侯是河北正定人,在朝廷数十年也只不过是中央各部的下属官员,很不受重用。作者是他的老朋友,很了解他的为人。文中,作者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18个字,道出了李侯因正直有骨气,不迎合世俗风气的品质。后来,他被任命为安庆府判,但有的“人或愤其不足”,还感到愤愤不平,认为他不够资格。对此,“侯不屑也”,认为不值得与他们计较。作者借此赞道:“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 (稍) 见其为人矣。”最后借题寄慨说,友人修一小小山亭,施行了小小的德政,对郡政虽不会有什么大损益,但上任不到十天,就把修亭之事当作自己的责任来付诸实施,由此可以推想而知,对于兴办那些比筑亭重要的大事,他也一定能够更有作为的。此段重点在寄慨。

从作者的创作心态来说,因修亭的李侯维肃是他的老朋友,很了解其长久在朝廷沉沦下僚的失意遭遇,更敬佩其友的广阔胸怀和正直操守,因而借写题记,热情赞扬他的朋友当为必为的责任心,无私无畏的精神和敢作敢为的气魄。从写作方法来说,作者是借题名“一柱峰亭”的含意来发挥的,用即景寄怀的构思,融情于景的手法,夹叙夹议的方式,赋予小孤山屹立长江的坚定形象,给以时世中流砥柱的崇高评价。从思想内容来说,作者显然是忠于元王朝的,希望朝廷起用这样的老派“旧人”,期望国家多出这样的干吏。但他指向明确,因而同时也委婉而深刻地反映出了元代政治的腐败,官场的污浊和众多中下层仕人的失意不通,情绪消沉,具有较高的现实性。从艺术特色来看,作者的写作艺术是继承了唐、宋题记的优良传统的。语言流畅,气势充沛,写景寄慨,运用自如,叙事传神,声容跃然,可见作者的文学造诣,堪称元代一大家。此文值得一读和认真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