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龙门铭》

2023-07-26 可可诗词网-名胜游记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赵恒《龙门铭》

赵恒

高阙巍峨,群山迤逦。

乃固王城,是通伊水。

形胜居多,英灵萃止。

螺髻偏摹,雁塔高峙。

奠玉河滨,回舆山趾。

驻跸称奇,贞珉斯纪。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五载:“ (景德四年二月) 己卯,上幸龙门,睹岩崖石佛甚多。”可知这篇铭文作于宋真宗景德四年 (1007) 2月12日,刻于龙门东山。

首句:“高阙巍峨”,开门见山,点明题目。龙门又称“伊阙”、“阙塞”、“阙口”,东西两山巍然对峙,伊河水自南向北贯流中分,故称“高阙”。“巍峨”二字再进一步状写其高。“群山迤逦”句写龙门东西两边的形势。龙门西有龙门山、宜阳山、熊耳山。东有香山 (龙门东山)、万安山 (一名大石山,又名玉泉山)、黄华山 (又名万华堆)、委粟山 (又名中提山)、中岳嵩山等连绵不断。“乃固王城,是通伊水”二句写龙门地理位置的重要。王城,指西周时周公、召公所营建的洛阳城。当时建有两座城,一曰王城,遗址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 一曰成周城,遗址在今洛阳市东二十余里翟泉村东边。此以王城代指洛阳城。这两句说,因龙门为天然阙口,形势险要,故成为洛阳南面的门户。龙门古代为兵家攻守要隘,汉代时为洛阳四阙之一。据《战国策》载: 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进兵攻周,败于伊阙。《史记》载: 秦昭王十四年 (前293),白起攻韩魏之师于伊阙。《隋书》载: 大业九年 (613),杨玄感乱,围东都 (洛阳),分兵守伊阙道。唐朝初年,讨王世充,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故《方舆纪要》称:“伊阙,洛阳南面之险也。”

“形胜居多,英灵萃止。螺髻偏摹,雁塔高峙”四句,集中描绘龙门的形胜美景。“形胜居多,英灵萃止”二句是全篇的警句,也正是龙门的魅力所在。李健人在《洛阳古今谈》一书中概括龙门之胜有四: 一曰游胜,二曰山水胜,三曰石佛胜,四曰古迹胜。先说游胜。龙门四时景色俱佳,且不受风雨阴晴的影响,又距洛阳城极近,可谓四时皆宜游。杜甫《龙门》诗云:“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诗中写他屡屡往来于龙门,游赏不厌。只恨人生太短,如此游赏想未能几。妙用曲笔,委婉地道出诗人对龙门美景的一片醉心。宋代的邵雍后来定居于洛阳天津桥南。他更是个山水迷,一年四季都要到龙门去游览。他在《游龙门》诗中说:“清景四时好,都城况不赊。”金代的元好问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说:“问龙门,何所似? 似山阴。”这是说,龙门景色之美简直可以和山阴道上的美景相媲了。其次,山水胜。“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白居易《修香山寺记》) 明代彭纲《龙门行》云:“龙门两山相对峙,龙门河水流山里。龙门天造非禹功,独向中州擅山水。”所以,“龙门山色”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明代沈应时《龙门山色》诗云:“绵亘来嵩岳,崔巍向洛城。阙门一水出,峰顶乱云生。削佛成陈迹,凿龙肇太平。年年苍翠色,阅尽古今情。”其三,石佛胜。龙门的石窟造像开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3) 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四百余年大规模的营造,两山佛龛,密如蜂窠。据近几年统计,全山共计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十万余尊,题记和碑刻三千六百多品,佛塔四十余座。这些古代艺术大师们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像,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其艺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因而被称为“中国最贵重的艺术品,堪为东方雕刻艺术的杰作。”其四,古迹胜。龙门风景区除众多的窟龛佛像之外,名胜古迹亦不可胜数。古代有龙门十寺、八寺之说,至今尚有遗址可寻。这些古寺,一说起来都有一串故事。此外,西山尚有石廔、锣鼓洞、八仙洞、郭爱洞、药方洞等。东山有香山寺、白居易墓园、擂鼓台、老君坝、斗母庙等。有此四胜,可谓“形胜居多”矣。“英灵萃止”,是说大自然把它的英华灵气都集中到这里来了。龙门山又名鍾山,即为此意。“螺髻偏摹,雁塔高峙”二句,则用特写点明的手法,特意挑出龙门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加以描写。“螺髻”,形容螺壳形的发髻,这里代指龙门东西山头; 说东门的山头偏偏像摹拟着美人的螺髻一样美丽。“雁塔 (佛塔)”句写龙门佛塔的高峙雄伟。唐宋时,龙门佛寺极盛,佛塔自然也非常多。

“奠玉河滨”以下四句写作者此次游览龙门并作铭刻石的经过。“奠玉河滨,回舆山趾”二句说作者的车子在龙门山脚下停驻,在河边用玉器进行祭祀。“驻跸称奇,贞珉斯纪”二句写作者撰写这篇铭文的缘由。驻跸,指帝王出行,中途暂住。一个“奇”字,脱口而出,是全诗熠熠闪光的字眼。正是由于龙门风光的“奇”美,才使作者在此停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作者才诗兴勃发,特地写下这篇铭文。于中可知,龙门山水的确有着奇妙的、永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