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卢照邻简介及代表作
卢照邻(约632-695后),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 州)人。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曹宪和王义方,所以,他的博学能文就不 奇怪了。年轻的时候,做过唐高祖第十七个儿子邓王王府典签,极受邓王 宠爱,称之为“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到四川新都(今四川成都新都区) 做过县尉。后居洛阳,迁长安。他的仕途并不顺畅,而且最不幸的是身染恶 疾,连名医孙思邈都未能治好。后来又误食丹药中毒,致手足残废,痛苦不 堪。最后告别亲友,自投颍水而死。卢照邻虽然以死来结束自己的痛苦,但 在四杰中,他却又算是活得长的。只不过从四十岁左右开始,因为身体的 原因,官也做不了了,去龙门山学道,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处。他所得的病, 很可能是类风湿,这在今天都还是不能治愈的顽疾,而且最后会手足变 形,器官衰竭,痛苦不堪。
卢照邻的诗,以歌行体最为擅长,他的七古《长安古意》,与骆宾王的 《帝京篇》齐名,都是初唐时期的优秀歌行作品。其实如果仅从数量上看, 他的五言诗远多于七言,但是,因为初唐时期几乎还全是五言的天下,七 言诗要少得多。论五言诗,他没有什么优势,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不算杰 出。但说到七言诗,他就有一定的优势了,尤其像《帝京篇》这样的七言作 品,在初唐时期,就算得上是很不错的了。
《长安古意》描绘当时京城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揭露权贵阶层骄奢 淫逸的生活及内部倾轧,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抒发 了怀才不遇的寂寥之感和牢骚不平之气,也揭示了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 生活哲理。《长安古意》也许有的人不太熟悉,但其中的名句“得成比目何 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
-
翡翠兰苕、鲸鱼碧海
[2018-09-22]
-
古诗词中常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018-09-20]
-
赋、比、兴
[2018-09-20]
-
饮中八仙
[2018-09-20]
-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2018-09-14]
-
初唐时期的诗歌-上官体
[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