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

2023-01-14 可可诗词网-诗词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强调保护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古诗词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也是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的。
 
 
       古诗词作为独特的文学形式, 用最精练的语言抒发着最强烈的情感, 是中国文学的灵魂,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 古诗词所传承的理念、展现的精神和文化审美, 已根植于华夏儿女心中, 融入文化的血脉基因, 成为民族集体的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古诗词中, 关注自然环境、反映生态伦理、体察生存哲理的作品篇目众多, 底蕴深厚, 闪耀着古代先贤的生态智慧。
 
 
       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吟咏
 
 
       无论从古典诗词还是山野民歌都可以看出, 大自然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从《诗经》里“在河之洲”的“关关雎鸠”到“白露为霜”的“蒹葭苍苍”, 从“昔我往矣”的“杨柳依依”到“今我来思”的“雨雪霏霏”……花鸟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在古诗词中都显示出勃勃生机。诗人特别钟情大自然、敬畏大自然, 大自然也赋予他们灵感, 慰藉他们心灵。孟浩然“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夏日南亭怀辛大》) 写出了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闲适。夏日荷花的香清气淡, 竹露滴在池面的空灵回响, 可谓滴水可闻, 细香可嗅;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 则描绘出了水暖沙温、燕子翩飞、鸳鸯慵睡的大好春光图景;谢眺“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 描摹出水天辉映、空明澄澈的夕阳晚景;王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 写出了北方边塞的辽阔与苍茫;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 写出了江南春天的明媚与绚丽。这些对大自然的赞美吟咏都成为剪不断的乡愁的记忆, 代代相传、念念不忘。
 
 
       悲天悯物的仁爱情怀
 
 
       古人始终对自然存有感恩之情, 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 体现出一种惜生爱物、范爱亲仁的思想。李商隐看到一些达官贵人饕餮终日, 恣意破坏竹林生态, 便写下了“嫩箨香苞初出林, 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 忍剪凌云一寸心” (《初食笋呈座中》) , 表达了对嫩弱春笋的惋惜。白居易“叶含浓露如啼眼, 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 乞君留取两三条” (《杨柳枝词八首之七》) , 劝诫人们不要攀折柳枝, 对一草一木的悲怜情怀跃然纸上。“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的格言将爱物惜用、勤俭节约作为了中华传统美德;不小网捕鱼、不射夜宿之鸟、不竭泽而渔、不毁林而猎的古训, 体现了对自然取之有时、取之有度朴素睿智的环保理念。
 
 
       万物有灵的体察感知
 
 
       古代诗人移情于自然万物, 认为自然万物都具有灵性。山水自然与人物心性相通, 花木虫鱼影射人生品格。辛弃疾“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 (《鹧鸪天•博山寺作》) , 王维“入鸟不相乱, 见兽皆相亲” (《戏赠张五弟堙》) , 诗人仿佛与鸟兽林泉同类, 与天地万物相通, 在物我同一的境界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诗佛”王维的“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 都蕴含着独特的哲思与禅机, 能让读者体会到情景交融、理趣同赏的美感, 可谓对自然的妙悟感应。张潮在《幽梦影》中也写道“天下有一人知己, 可以不恨。不独人也, 物亦有之”, 并列举了陶渊明以菊为知己, 周敦颐以莲为知己, 屈原与香草、陆羽与茶、王羲之与鹅以及林和靖“梅妻鹤子”等互相成就的佳话典故, 读来让人唏嘘感喟, 心有戚戚。
 
 
       自然节律的启悟感应
 
 
       古人认为, 世间万物均有隐性秩序在支配运转, 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自然节律无处不在。在自然的周期变化中会得到许多生命的感悟。诗词中有不少体现“道法自然”, 遵循自然节律, 充满哲学思辨的名篇佳句。谢灵运“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 写出了诗人病后初愈, 凭窗而坐, 极目所见的风光景致:萧瑟的池塘不觉间已春草繁生, 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已悄然变换。远近交错、声色交融, 巧妙展现出季节更替带来的蓬勃生机。读者能从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 中读出了自由超脱、恬淡隐逸的生活态度、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感受到了光阴易逝、人生易老, 从杜甫“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体会到了暮年飘泊、江湖飘零的孤寂与无奈。
 
 
       对天人合一的不懈追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 是文人士大夫实现人格理想的终极追求, 更是古代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山水田园诗历来被作为诗中精品, 其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意境, 让人玩味不厌。这类诗歌用凝神静观的态度观照山水, 其基本精神就是回归自然、以心照物, 达到妙悟天开、空灵无我的境界。在古人看来, 自然与人一样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 彼此间可以实现对话交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 人与山情感实现互通;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人与花鸟心灵产生感应。前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发出幽幽感叹;继有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期许;再到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的惆怅……杰出的诗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叩问天地, 追寻人生的意义, 探索着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 再度激发了人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 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古诗词作为独特而重要的文化载体, 从环境文化这个窗口窥望, 见到的只是风光旖旎的一角。这小小一角, 绿意盎然, 让我们品味出生态意境的美感。这对深挖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的资源, 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自然的周期变化中会得到许多生命的感悟。诗词中有不少体现“道法自然”, 遵循自然节律, 充满哲学思辨的名篇佳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