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菱读诗谈古诗的“境外之美”

2023-04-19 可可诗词网-诗词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缤纷多姿、气象万千的《红楼梦》中, 香菱学诗无疑是最美的片段之一, 它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七册之中。
 
 
       要学写诗, 当然要先读诗。中国的诗歌浩如烟海, 读哪些, 怎么读至关重要。香菱拜黛玉为师, 在读诗时二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 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 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 你若真心要学, 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 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 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 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 不用一年工夫, 不愁不是诗翁了!”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出自陆游的《书室明暖, 终日婆娑其间, 倦则扶杖至小园, 戏作长句》, 全诗为:
 
 
       美睡宜人胜按摩, 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 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 牛背吾方扣角歌。
 
 
       这首诗中, 颔联无疑是最美的, 画面感很强。读诗的时候, 我们仿佛看到, 陆游闲居家中, 帘幕低垂, 篆香幽微, 案头, 古砚中聚着新研的墨汁, 诗人挥毫作诗, 兴致盎然。它美则美矣, 却也仅此而已。它构筑了意境, 却也只是眼前的情景, 说句对陆游不敬的话, 它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不必反复吟咏, 仔细咀嚼, 就能够感受到它的美, 所以黛玉说它“浅近”, 怕香菱“入了这个格局, 再学不出来的。”“这个格局”大概就是指那种字句优美、情景精致却无法带给人深刻的回味和体验的状态, 通常来说, 读者对这种诗作, 都是入眼不入心的。
 
 
       那么, 黛玉为什么要香菱先读王维的诗, 并且要她“细心揣摩熟透”呢?真正的好诗, 当如禅意中一叶落预示秋之将至, 如绘画中“咫尺有万里之势”, 如京剧中“三五步, 千里万里;二三人, 万马千军”, 也就是具有“境外之境”, 它表达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的意思, 更能以这些文字为诱因, 引发读者结合自身的经历, 调动人生的体验和审美的趣味, 对诗歌进行新的感知和解读。如果说, 诗句本身像一只精美的小舟, 这只小舟牵引着读者向记忆的江海漫溯, 时见碧波轻鸥、蓼滩芦汀, 也时遇急湍暗流。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 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 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 才情之嘉会也。”唐代释皎然《诗式•重意诗例》云:“两重意以上, 皆文外之旨。”“文外之旨”就是“境外之境”。王维的诗常常有这样的效果。王维的诗极少运用险字险韵, 平常的词语, 平常的意象, 经过他用心的构思, 平中见奇, 淡而有味, 重要的是, 能和读者的感受相契合, 激发他们的联想想象,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我们来看香菱对他的“渡头馀落日, 墟里上孤烟”的品鉴:
 
 
       ……还有“渡头馀落日, 墟里上孤烟”, 这“馀”字合“上”字, 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 那日下晚便挽住船, 岸上又没有人, 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 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儿晚上看了这两句, 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香菱所生活的时代, 距离王维生活的年代, 总有九百多年了吧, 跨越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可是, 那句前人的诗却牵动了她记忆的长线, 让她在怅惘和欣慰中做了一次故地重游。这就是古诗“境外之境”的魅力。
 
 
       最后我想说一说我对王诗“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感受。我曾经在一个黄昏, 坐在从呼和浩特发往银川的火车上。四个人的车厢里, 其他三个人都去了餐车, 我坐在床上, 看到外面的黄河安静地流淌, 落日衔山, 余辉涂红了西面的天空。没有笔直升空的狼烟, 可是就是在那一刻, 我对“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有了新的认知。原来, 王维不是要表现边塞风光的雄浑壮美, 而是要用这种寥廓苍茫的景象烘托自己单车问边的孤独茫然。而坐在车上的我, 面对这样的景象, 也感受到宇宙的浩淼无垠和自身的无比渺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