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如何收尾?

2018-06-23 可可诗词网-诗词入门 https://www.kekeshici.com

杨载在《诗法家数》云:“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 无成也。”结尾在全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能起到关合全篇,或首 尾呼应,或卒章点题的作用。

好的结尾,不但能将全诗整体形象画一个完满的句号,而且使 读者如嚼橄榄,清香盈颊,余味不绝。如闻钟声,清音绕梁,经久不 衰。谢榛《四溟诗话》云:“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大凡诗词 结语,须风流蕴藉,蕴藉则俱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诗的结尾方法,多姿多彩,不能一一概括穷尽。为了方便记忆 掌握,著名诗人钱明锵将它归纳为“四类”、“八法”、“八式”,现分别 举例讲解如下:

(1)四类。这是从词与意的关系来分的。宋姜夔在《诗说》中说: “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故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词 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 伯雪子是已。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 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 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见矣。词意 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这话说得比较复杂,我们且把 它分作四个类型来举例说明。

①词意俱尽类。这就是“急流中截后语”。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结尾“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篇收住,词意两尽。

②意尽词不尽。如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下联出句一语双关。既说古迹犹存,又 称英名不灭;对句暗寓刘备攻打东吴失策的遗憾。这样的结句戛然 而止,即姜夔所说的“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非以长语益 之者也”。

③词尽意不尽。这类结句是指全篇结束后犹存余意,所谓意在 言外,味而可知者也。杜甫《九日诗》:“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 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整冠,兰水远从千涧落,玉山 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此诗结句,在上 句设一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 悯人之意,下句一个“醉”字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 时虽已醉眼朦胧,却仍盯住手中的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 语千言。其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

④词意俱不尽。例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杨花落尽子 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此诗 结尾两句以明月兴象,寄托愁思相送直到夜郎,以浪漫主义的表现 手法来表现愁心将像明月一样永远相随之意。话好像未说完,其意 更绵绵不绝。

(2)八法。这是从表现手法来分。

①结句点题法。这是最常见的方法,起到总结主题思想,回扣 诗题的作用。例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便是在结尾处归拢诗意,点题收尾。

②自题宕出法。这就是《说诗啐语》中所说的:“放开一步,或宕 出远神。”例如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 免,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 芜。”诗人前三联都是刻绘画中鹰的飒爽风姿,而结句以真鹰气概 期之,将诗人自己乘风思奋之心,嫉恶如仇之志寄托在“画鹰”身 上,从题目生发开去,深化了主题。

③以象作结法。这样结尾显示了人的姿态神情,言语口吻,能 增强生活气息与亲切感,从而深化了主旨。例如白居易《琵琶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以象作结,既可显自身 之象,亦可显他人之象,众人之象。

④以事作结法。这方法用最多的是用典故结束全篇。例如当代 著名诗人熊东遨《约赴浙南看山,车中作此赠明锵等诸诗友》诗: “喜赴清风约,携春过北江。不知山态度,先与月商量。月道亏将满, 山应翠复苍。明朝逢卫八,杯酒尽吾狂。”此诗用卫八招待杜甫喝 酒,杜甫赠诗作谢的典故作结。使读者对挚友相聚的欢乐情景作出 联想,更显情真意切。

⑤以理作结法。这类结尾代表作有苏轼《题西林壁》下联:“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类诗的结尾都在前面感性形 象认识基础上,提示了一定的哲理,寓意无穷。

⑥以比作结法。例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结尾:“洛阳亲 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用此比作结表白自己的清白,有冰清 玉洁的人格。

⑦以景作结法。一般景语中含有意象,可以达到象外有象,余 味不尽的效果。例如韦应物《闻雁》:“胡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 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前两句写思妇之情,悠远绵长,后两句写 秋雨淅沥,高斋闻雁,益增归思,于写景中含有缠绵的情意。

⑧以情作结法。一种只是单纯地表达某种情感。例如王维《送 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如高适《别 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对朋友的远行进行劝 慰,表达留恋之情。

(3)八式。这是从尾联上下句关系来分的。

①问答式:例如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村。”一问一答,自然天成。

②对仗式:例如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船。”对仗工稳,饱含深情。

③递进式:例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 万重。”诗人借用刘郎的典故,表明诗人与心爱人再无相会的可能, 情感更进一步。

④承述式:例如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 堤。”此联上句作判断,下句作解释。

⑤连续式:例如袁枚《马嵬》:“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 多。”情感连续。

⑥比喻式:例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诗人以桃花潭水的深度比喻汪伦的情意。

⑦设问式: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山夜雨时。”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 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

⑧对比式:例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两种情景对比,引人感叹。

关于结尾,著名诗人林从龙先生说:“如何写律诗和绝句的尾 联,此中奥妙甚多,诗评家多有论及。这里只谈一点,即尾联两句必 须一气呵成,让读者读完上句非读下句不可; 如上句已经言尽意 止,则下句成了累赘,整首诗便会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