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诗词作品中的“逻辑思维”?

2018-06-23 可可诗词网-诗词入门 https://www.kekeshici.com

欣赏古典诗词我们一般能注意到诗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 以充分的分析,而往往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 和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 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是因 为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样,必须遵循人类 思维的一般规律。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形象的依据,而诗人对客 观事物的理解和评价,则是艺术形象的主观因素。为了使笔下的艺 术形象符合生活的真实,诗人必须经过一段认识、酝酿的过程,即 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在众多的素材面前,经过选择、取舍、概括, 最后才构成艺术形象。因此,在探讨作品中具有的形象思维的特点 的同时,决不能忽视逻辑思维。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在作品中的逻 辑思路,又弄清楚词和词、句和句的逻辑联系,那么就能透彻地理 解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手法。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

因果联系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必然联系。我 们可以拿这个观点去分析这首诗。当时诗人夜泊枫桥,时已深夜, 不能成眠,因而能从视觉和听觉出发,看到各种景物,听到各种声 音,这是一。各种景物各种声音又都紧紧围绕着“夜泊枫桥”这一特 定的环境,这是二。诗人先从远处望,后向近处看,反映了由远到近 的观察过程。“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远处望到和听到的;“渔 火”、渔民的“愁眠”、“寒山寺”、“钟声”、“客船”是近处看到和听到 的。由这些景物和声音构成了一幅暮秋季节凄凉、冷落的夜景。面 对这幅夜景,必然勾起诗人飘泊他乡的孤愁情怀,这是三。各种景 物和声音的描写,不是胡乱的堆砌,而是按事物的条件、因果关系 来安排先后顺序。“月落”点明已近天明,只有在拂晓里,才能听到 乌鸦的啼叫,才能看到浓重的霜露;因为是在夜里,所以有“渔火”。 并有“渔火”的映照下,才能看到渔民睡觉时的“愁态”;“寒山寺”在 诗人停泊的所在地,寺里和尚有夜半敲钟的习俗,所以诗人很自然 地写到了“寒山寺”,并由此引出了“钟声”,再由钟声引出了“客 船”,这是四。可见诗人是抓住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来进行思维活 动的。又如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本诗前两句是说,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 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 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 暗点出落雪已多时,寒意袭人。雪落地无声。诗人起初浑然不觉,待 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一个“讶”字贴切而生动。诗人的所感所见, 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末两句是说,夜间下了一场大雪,不时听 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 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 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 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减。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 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 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 媲美。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及如何下雪,却句句紧 扣诗题,从各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夜间下雪的情景,逻辑顺畅,恰如 一气呵成。

最后我们来看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是一首记事诗。诗中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艰险和作者对渔民 的同情。鲈鱼,是一种身体扁狭、色白、有黑斑、口大鳞细、味道鲜美 的鱼。味道鲜美是鲈鱼特有的属性,因此,人人爱吃,就不限于“江 上往来人”,作者只写“江上往来人”,是因为“江上往来人”能够看 到江中渔民捕鱼的情景。作者按事物的内在联系,把“人”和“景”结 合在一起。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是互为转折关系。意思是说,江边 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喜欢吃味美的鲈鱼,不知道渔民是冒着风 浪去捕捞的,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后两句的意思作者没有明说, 而是令“江上往来人”去看捕鱼的险景。看到一叶小舟颠簸在大风 浪里,一会儿被送上浪峰,一会儿又陷入波谷的惊险场面,自然会 懂得“吃鱼容易捕鱼难”的道理。前因后果十分清楚,足见诗人对思 维活动逻辑性的注重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