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佳酿传千古
酒,是中国古代除茶叶外的又一重要饮料。我国劳动人民制酒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先人们已开始酒的生产。龙山文化中的不少陶器,据考证,都属于盛酒的器具。两汉时期,政府虽有禁酒政策,但潜心于名酒佳酿制造者,仍然不少。汉中的麦酒、金浆酒、椒酒曾闻名遐迩。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产生、玄学的盛行、佛教的发展以及士人们“不与世事”和“酣饮为常”的处世哲学,都曾深深影响酿酒业。隋唐统一后,酿酒业有进一步发展,“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的诗句,是当时酒俗普及的写照。在唐代,酒的门类很多,出名酒的区域相当广。所有名酒,都冠以“春”的雅号。到了宋代,酿酒业较前有更大发展。有意思的是,不少文化名人参与酿酒活动,并引以为趣。大名鼎鼎的苏轼,亲手制作过万家春、蜜酒、罗浮春等名酒佳酿。与唐代略有区别的是,宋人以“堂”为名酒的雅号。古代酒的集大成时期,大概要数清代了。酒的门类已基本齐全,蒸馏酒的品种也在发展,啤酒已有酿制,茅台、洋河大曲、泸州老窖、竹叶青、花雕等很多著名酒种,都是这时发展起来的。
自古以来,酒在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活动中,扮演着一种奇特而重要的角色。成功者以酒助兴,抒豪情壮志; 失意者借酒浇愁,宣泄愤懑不满。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和层次难以言尽,且有很大的美学属性。王翰的《凉州词》写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的上半阕,作者描写饮宴的盛况,美酒、宝杯、悦耳的音乐;下半阕,写将士豪情壮志,宁愿酣醉,乘兴杀敌,横卧沙场,自古以来为国征战者,几人回?这首很有名的豪饮之诗,千古流传。李白的有些饮酒诗亦风格豪迈,令人读后有回肠荡气之感。如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而“花间一壶酒,独斟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则在字里行间,愁苦唏嘘,读来令人感伤。
长期发展的酒俗中,一些约定俗成的酒礼也得以形成。例如主人向客人敬酒,通常看到客人把拇指、食指、中指放在一起,在桌上轻轻点几下,意思是感谢,行叩指礼。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常微服私访,出入小酒家。太监们随行,也一起用餐。这在宫廷里是不可能的事。这种情况下,唯一方法,就是行叩指礼。他们用三个手指,在桌子上轻轻点九下,表示三跪九叩,心里也便踏实了。这种做法,后来也在民间传开。成为老百姓通用的酒礼。酒席上还往往有这样的话,叫“无三不成礼”。意思是,喝酒要三杯 第一杯,为敬酒之意;第二杯,谓之好事成双; 第三杯,“无三不成礼”。所谓 “无三不成礼”,就是天、地、鬼神,各敬上一杯,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一种重要习俗。直到现在,很多少数民族敬酒时,还要以手指沾酒,向空中轻弹三下,就是这个意思了。
古代饮酒之最,要算宫廷饮宴了。此时,酒最多,也最好,佳宾云集,乐舞响彻云天。《东京梦华录》卷九记北宋皇帝寿宴的一个场面云: 一次行酒,奏乐唱歌,起舞致敬。二次行酒,礼仪如前。三次行酒,演京师百戏,上咸豆、爆肉等四道菜。四次行酒,演杂剧,上糖醋排骨等。五次行酒,琵琶独奏,两百名儿童起舞,上缕肉羹等菜。六次行酒,表演足球,上两道菜。七次行酒,四百女童起舞,上炊羊、胡饼等。八次行酒,群舞,上沙鱼、肚羹、馒头等。九次行酒,表演摔跤,上菜饭。如此浩大酒宴,不独宋代,历代帝王皆行之,有的更为铺张。
-
船的文化
[2019-02-07]
-
中国牡丹发展历史
[2019-01-06]
-
阿倍仲麻吕
[2018-10-01]
-
中国古今给日本取的各种别号
[2018-10-01]
-
巴蜀酒文化的社会环境
[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