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朝廷的诗人刘太真
名震朝廷的诗人刘太真
刘太真,宣州人。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代宗大历年间 (公 元766—779)拜起居郎,历台阁,又自中书舍人转工部、刑部侍 郎,后因事被贬信州刺史。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3)重阳节,帝 赐宴曲江亭,亲制诗序,命在座的文词之士应制,限用“清”字, 次日进上。于是德宗亲自考定,评“太真、李纾等为上等”,因之 名震京城。太真有集30卷,其诗多散失,今《全唐诗》仅存诗3 首。他与当时名诗人顾况交游甚密,以诗酬唱。太真对故乡风物 极其留恋,特以宣州东峰亭为题,与诗友崔何、郭澹等八人同赋。 太真这首诗是 《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
苒苒温寒泉,绵绵古危壁。光含孤翠动,色与暮云寂。深 浅松月间,幽人自登历。
诗属五言古体,就古壁苔景象依次展开。先扣紧题面,写出有氤 氲的温寒泉相伴的绵绵高峻的古壁; 继写古壁苔的内蕴,它的特 有光泽在不同时间展示出情趣各异的幽寂景象;末尾由景及人,引 起幽人登临观赏的雅兴。
崔何诗为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渐 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郭澹的诗是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临轩桂》: “青青芳桂树,幽阴在 庭轩。向日阴还合,从风叶乍翻。共看霜雪后,终不变凉暄。”其 余六人所咏之物分别是 “垂涧藤”、“幽径石”、“林中翠”、“栖烟 鸟”、“寒溪草”、“阴崖竹”等。他们的诗,从不同侧面写出宣州 东峰亭特有的幽寂芳馨的境界,成为当时诗坛的一段趣事。
此外,生活在中晚唐之交的罗立言,宣州人。文宗太和年间 曾官司农少卿,因受执政者李训赏识引为京兆少尹。后因同谋诛 宦官事被害,诗多散失。今 《全唐诗》仅存一首。
二、“姓名无不知” 的诗人许棠
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人。早年学成之后四出漫游,曾到 过边塞,复滞留京师,希望事业有成,但到处碰壁。自称 “贫寄 帝城居,交朋日自疏。愁迎离碛雁,梦逐出关书”。懿宗咸通十二 年(公元871)终于及第,已是白发衰翁了。他做过县尉一类的基 层官吏。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但在诗坛上却享有盛誉。《全唐诗》 存诗2卷,计150余首,全为五、七言律诗,尤以五律见长。
许棠早年对国家边防极为关心,多次往来塞上。他在 《塞下 二首》中说: “胡虏偏狂悍,边兵不敢闲。防秋朝伏弩,纵火夜搜 山……” 写出边地军情的紧急,而 “番情终未测,今昔谩言和”, 希望朝廷加强边防,切不可松懈。在 《将过单于》诗中,还写自 己在荒碛中不畏艰苦,遍历堡戍,并且过着 “携战器”、“著戎 衣” 的不平凡的军旅生活:
荒碛连天堡戍稀,日忧蕃寇却忘机。江山不到处皆到,陇 雁已归身未归。行李亦须携战器,趋迎当便著戎衣。并州去路殊迢递,风雨何当达近畿。
尽管诗人报国之心跃跃欲试,立功心切,但却得不到当权者的赏 识,徒劳无补,因而又在诗中发出深沉的叹息。如 《春日乌延道 中》:
边穷厄未穷,复此逐归鸿。去路多相似,行人半不同。山 川藏北狄,草木背东风。虚负男儿志,无因立战功。
“学剑虽无术,吟诗似有魔。” ( 《冬杪归陵阳别业》) 许棠习武无 成,学诗有得,一生勤于吟咏,并往来长安“应二十余举”,不废 所业。池州诗人张乔在《送许棠下第游蜀》诗中说:“行歌风月好, 莫老锦城间。” 劝慰他早日归来,同研诗学。许棠一生南北漫游, 故其诗以描摹祖国壮丽山川取胜。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五律 《过洞 庭湖》: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 高恒畏坠,极远却如闲。渔父时相引,行歌浩渺间。
本篇写诗人游洞庭湖的惊喜感受。诗一开始就极力渲染洞庭惊波 不定的奇险,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继而突出湖面的宽广,诗人环 顾湖面,尽情观赏。“疑” 与 “忽”,将主人公舟行所见的惊喜情 态,传神地表现出来。再以高空速急的飞鸟、远处悠闲的白帆相 点染,组成一幅壮阔明丽的洞庭图景。最后转入听觉,以一片渔 歌荡漾空际的优美境界作结,将愉悦之情推向高潮,给人以丰富 的联想。这首诗摹情状物生动亲切,故为后世所重。宋名诗人尤 袤在 《全唐诗话》 中说: “棠洞庭诗有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 山’之句,人以题扇。”明代胡震亨也说:“许文化棠致语楚楚,洞 庭一律,时人多取以题扇。‘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视老杜 ‘乾坤日夜浮’ 愈切愈小。” ( 《唐音癸签》)
由于诗人勤于诗学,老而弥坚,故终于考取进士,因之诗友 纷相庆贺。李频在《送许棠及第归宣州》中说: “待得逢公道,由 来合贵身。秋归方觉好,旧梦始知真。” 又作 《送许棠泾县作尉》 以贺; 郑谷在《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中说: “白头新作尉,县在 故山中。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蒙。佐 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许棠及第后授泾县尉,郑谷为他回故乡 作尉而庆幸,又为他 “高第能卑宦” 而赞叹,实际上是对这位诗 名赫赫的先辈 “白头新作尉” 的无限同情。写贺诗的还有著名诗 僧贯休,他称赞许棠 “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仗媒。今日 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可见许棠及第是全凭自己的文才 取得而 “不仗媒” 的。早在及第之前,诗人林宽就在 《送许棠先 辈归宣州》中给予热情赞颂:“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箎。日月所 到处,姓名无不知。埙箎 (xūn chí),古乐器。诗中可见许棠在诗 坛上的影响了。
由于诗人“半生南走复西驰”(《泰中遇友》),又是“欲吟先 落泪,多是怨途穷”(《客行》)。所以屡生思乡之情。许棠笔下的 故乡江村景色,极其幽美动人。他在 《忆宛陵旧居》诗中说:
旧忆陵阳北,林园近板桥。江晴帆影满,野迥鹤声遥。岛 径通山市,汀扉上海潮。秦城归去梦,夜夜到渔樵。
宛陵,宣城古名,唐时为宣州郡治。许棠旧居泾县属宣州,故以 代称。陵阳,水名。泾县境内有陵阳溪。李白有 《下泾县陵阳溪 至涩滩》诗。本篇是作者滞留京城长安时的思乡之作。首联点明 忆陵阳旧居,位于溪水北岸,园近板桥。中间两联展开写景,描 绘出一幅倚山傍水人家的清幽图景。末联道出客居之地,抒发出 夜夜梦绕故乡的思归情怀。笔触细腻,感情真切。诗人也曾多次 回到故乡,因政治上失意,感触很多。他在 《冬杪归陵阳别业五 首》 中说: “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这时 “闾里故人少,田 园荒草深”,故乡已非昔日情景。只有 “鸥鸟犹相识,时来听苦 吟” 而已。在 《重归江南》诗中说: “无成归故里,不似在他乡。 岁月逐流水,山川空夕阳。”抒发自己事业无成、已入衰年的无限 惆怅。这时的诗人,或“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 或“沿溪收 坠果,坐石唤饥猱”(《野步》),在闲寂的境界中寻求“物外趣”。 像早年那种“立战功”的男儿志,因年老体衰而消磨殆尽了。但 胸中的不平之气,犹时时流于笔端。如 《白菊》 一诗: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发 在林雕后,繁当露冷时。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
落帽期,指东晋桓温于重阳节率幕僚登高赏菊而“孟嘉落帽”的 故事。古人诗中喜咏黄菊,而对于“所尚雪霜姿”的白菊,却冷 落无闻,为世所弃。诗人借此发端,托物寓意,显示自己高洁的 情操和受到当权者冷遇的不平之慨。
许棠在政治上不遇于时,但在诗坛上却名声显赫,在诗歌不 景气的晚唐应占有一席位。
-
郑光祖的生平简介、资料和作品
[2019-05-18]
-
贯云石的生平简介、资料和作品
[2019-05-18]
-
胡祗遹的生平简介、资料和作品
[2019-05-18]
-
白贲的生平简介、资料和作品
[2019-05-18]
-
白朴的生平简介、资料和作品
[201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