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布鲁克林大桥(节选)① [美国]克莱恩
多少黎明,在它微微波动的休憩中感觉寒意,
海鸥翅膀倾斜,冲过桥下又扶摇而上,
撒下纷扰的白环,面对大桥连接的海湾水域
凌空高建起自由神像——
然后,以无瑕的曲线,飞出我们的视线,
神奇得有如船帆穿过
某一页要被归档的数字;
——直到电梯把我们从好时光中降下……
我想到电影院,全景技巧,
大群人急于想看某个从未出现,
而又一再被催促盼望的辉煌场面,
在同一银幕上已对其他眼睛做出预示。
而你,横跨港湾,以银质的步伐,
就像太阳以你的脚步行走,
在你的跨步中留下某个未曾做出的动作,——
你的自由本身将你羁留!
从某地铁出口、陋室或顶楼
一个疯子飞速冲向你的栏杆,
一下倾出栏外,尖叫着,衬衣气球般鼓起。
无言的大篷车上落下一个玩笑。
正午从桥梁格子渗入
华尔街,天上乙炔烧成的缺齿形状;
驾云的吊架一下午转动……
你的吊缆向北大西洋低语。
像犹太人天堂般微贱,
你的报答……你行的授爵礼,
时间不能将其从无名中提升:
你显示出摇摆不定的短暂安慰与谅解。
哦,竖琴与祭坛,狂怒所熔铸,
(单凭劳累如何能协调你合奏的琴弦!)
先知担保的可怕门槛,
贱民的祈祷,恋人的哭泣,——
又见红绿灯,它掠过你迅速的
整体语言,群星的纯净叹息,
用珠子串起你的小径——凝固的永恒。
我们见夜晚擎在你怀中。
靠近桥墩,我等在你的阴影下,
只有在黑暗里你的影子才清晰。
城市中火红的小包全打开,
大雪已淹没铁的一年。
哦,像你脚下的水流般无眠,
穹隆状立于海上,这草原梦幻之土,
有朝一日你延伸下降到我们最底层,
用曲线把神话献上帝。
(杨恒达 译)
注释:
① 这是克莱恩的组诗《桥》的一个选段。
【赏析】
哈特·克莱恩虽然生前只出版了2本诗集,却被公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有独创性的诗人之一,而单行本的长诗《桥》又被认为是他的最高成就。诗人用迷狂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关于美国历史和精神的重要性的庞大意象。全诗由1个序曲和8个部分(共15首诗)组成,每个部分都构思精巧、自成一体,相互又能有机地融合,内容是纽约的都市景观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许多评论家认为,《致布鲁克林大桥》、《河流》及《隧道》三首是全诗的精华。
《致布鲁克林大桥》是组诗《桥》的序曲。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还有一个小插曲: 1924年,克莱恩移居纽约,他的公寓正是布鲁克林大桥的设计师罗布林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诗人眺望大桥时产生的讴歌大桥的欲望促成了这首诗的诞生。在克莱恩的笔下,大桥不仅仅是一个辉煌的实体,更是美国精神的象征。诗人把整个美国从开端到未来凝聚在铿锵有力、满怀激情的诗句中,极力表现一个民族的巨大开拓力量和蓬勃向上的强壮生命力。在诗歌结构上,克莱恩明显借鉴了艾略特的布局,但又将艾的悲观主义的追问、质疑转化成明朗的颂歌基调,使这首诗在主题思想方面和《荒原》的悲观主义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把布鲁克林大桥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象征,以一种近乎狂喜的热情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历史和精神意义上的美国。正如威纳德·托普所说:“当他想寻求一种能把关于美国生活的长诗结成一体的神话时,他就把注意力转向这座桥。”亦如诗末一句“用曲线把神话献上帝”。
布鲁克林大桥的神话性首先体现在空间性上。“凌空高建起自由神像”,既赋予了大桥雄壮的姿态,又盛赞了大桥所体现的自由精神。大桥是美国创造精神的象征,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象征。接着,诗人以写意的笔法将眼光从阔大的空间中移向桥的细部以及桥外的世界,一个跳海自杀的人匆匆结束自己生命。这剪影似的描写源于生活现实: 布鲁克林大桥环境优美,海水碧波荡漾,被人称为“自杀者的天堂”,每年都有许多陷入绝望的人选择这里作为自杀的场所。这一细节也揭示了飞速发展中的美国所特有的疯狂情绪。从第六节开始,诗人改换了观察大桥的角度,他仿佛漫步在桥的四周,观看华尔街纷繁的躁动、阳光的游动、红绿灯中“凝固的永恒”的桥面、黑夜中清晰的影子等等,潜藏着无奈、犹疑、低落的情绪。
其次,历史的深远感也为布鲁克林大桥戴上了神话光环。克莱恩不仅力求把大桥所展现的巨大空间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时时把人们的眼光引向历史的深处,展现时间的绵延。本诗叙述了大桥在一天之内的景色变化: 从拂晓到夜晚,布鲁克林大桥四周的景色纷繁变化。翱翔的海鸥,高高矗立的自由神像,都市夜晚的灯火,都是常常入诗的景物,但在克莱恩笔下却呈现着独特的色彩,勾起人奇特的联想。在诗人的想象中,桥是走向永恒的通道。银色的钢铁长龙从历史中走来,身上带着渴求进步的期望,从视线中袅袅远去,走向未知的历史中,正像马科斯·坎利夫所说:“克莱恩的追求,是要把旧的美国和新的美国融为一体。”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他的思绪跨越历史的虹桥,从远古时代回到现代社会,“像你脚下的水流般无眠/穹隆状立于海上,这草原梦幻之土/有朝一日你延伸下降到我们最底层”。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力求在历史的阔大背景中展示现代都市生活的神韵,诗人满含深情地展示了大桥动人的雄姿,并把它称为“竖琴”和“祭坛”,形象地体现了克莱恩对美国的现代性和神话性所作的“神秘性的综合”,显示出诗人的最高艺术成就。诗人在《桥》中所体现的生活态度基本上是乐观的,他从历史中发掘民族的生命力,展现现代生活的力量。然而,克莱恩又不能被称作为乐天派诗人,他常对自己的追求感到疑惑、彷徨,他对现实生活的愤懑在诗歌中也有多处显露,如诗中提及的自杀者。他无法避开现实的黑暗而独自享受光明,最终在《桥》发表后不久,跳海自杀,离开了这个他既爱又恨的世界。
(乔 华)
-
夜莺 [英国]阿诺德
[2019-12-18]
-
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卢浮宫藏画) [英国]但·罗塞
[2019-12-18]
-
白日梦 [英国]但·罗塞蒂
[2019-12-18]
-
顿悟 [英国]但·罗塞蒂
[2019-12-18]
-
短暂的时光 [英国]但·罗塞蒂
[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