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 [英国]劳伦斯

2019-12-18 可可诗词网-外国诗歌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黄昏中,一个女人对我轻柔地歌唱,

引起我对往事的追忆,我看到

一个孩子坐在钢琴下,在清脆的旋律中,

触摸且唱且笑的母亲放平的小脚。

我不由自主,被歌的巨大魔力召回到过去,

我心中哭着想起家中的周末夜晚,

丁当的琴声引导我们唱着圣歌,

屋外一片隆冬,客厅里舒适温暖。

现在,歌者放声高唱只是枉然,

黑色大钢琴的狂奏也不再使我动心,

儿时的异彩占据了我,成年被回忆的洪流

冲毁,我思念过去,哭得像个幼婴。

(吴笛 译)

【赏析】

《钢琴》是劳伦斯的早期诗作,以爱为主题,有人说是对其“俄狄浦斯情结”的记载。然而我们从诗中看到更多的是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追忆,以及对“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和无奈。

诗人从“黄昏中”起笔。黄昏是一个美丽的、有故事的间歇,白日的喧嚣已然退去,夜晚的沉静还未降临,这时,心静思远,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记忆的每一寸空间。那里有一个孩子的身影,一个年轻的母亲的歌声——“一个孩子坐在钢琴下,在清脆的旋律中,/触摸且唱且笑的母亲放平的小脚”。这一对形象是文学史上永恒的明星,天真无邪的孩子、温柔美丽的母亲总能触动我们最敏感的神经,激起内心的脉脉温情。孩子的纯洁、真诚是成人世界里缺乏的宝贵品质,在一个缺少最朴实的品格——真诚以及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前提——相互信任的社会中,孩子的品格尤为可贵。渴望回到童年也是对逝去的纯真年代的追悼,母亲则是这个年代里的核心意象。正如母亲如珍宝般地呵护着孩子,每个人都渴望被无条件地关爱着、欣赏着。因此,孩子对母亲强烈的依赖感以及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呵护与成年后沉重的失落感反差强烈,这种“思念过去”的呼喊便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第二节中,对过去的回忆借助一个具体的场景展开,“我心中哭着想起家中的周末夜晚,/丁当的琴声引导我们唱着圣歌,/屋外一片隆冬,客厅里舒适温暖”。“隆冬”与“舒适温暖”的客厅的比照意义深远,既是对温暖的家庭氛围的渲染,又是对温情的呼唤。在“家”的气味里,我们感受到一家人“唱圣歌”时的安详宁静,读者以及诗人共同被那种已然逝去的相互关爱感动着。此外,童年里还有尚未老去的母亲,有对生活现状的心满意足,有对未来的期待。其实,这一切是被“回忆”升华了的童年。童年里也有欺骗、欲望、挫折、沮丧,但这一切不构成童年生活的主旋律,用儿童的眼睛观察到的世界要比成人眼中的世界纯洁百倍。劳伦斯渴望的仅仅是童年时代的纯真、俭朴。

如果说母亲是童年生活里的核心意象,那么歌声则是穿越时空的载体。诗人反复吟唱:“一个女人对我轻柔地歌唱”,“被歌的巨大魔力召回到过去”,“歌者放声高唱只是枉然”,在形式上奏响了《钢琴》一诗的主旋律,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效。同时,三节之间也呈递进关系,歌声起初是“轻柔”的,继而变成有“巨大魔力”的,最终“放声高唱”、“钢琴狂奏”也枉然,这是全诗的高潮:“儿时的异彩占据了我,成年被回忆的洪流/冲毁”,诗人将全部的激情灌注在“异彩”、“洪流”这些字眼上,情感的洪水冲决而出,“我思念过去,哭得像个幼婴”。哭声中,高潮戛然而止,余音绵绵不绝。读到此处,每一个读者都会被那种震撼心灵的哭声感染、感动。

这首诗感情大胆直率,语言清新明快,可见劳伦斯早期诗作的风格:“诗的形象清新自然,生动逼真,具有动人美感的一面。同时,联想大胆而新鲜,比喻深刻而真切,不仅有着画家的视觉与感受,还有着敏锐的触觉感受,用具有触觉的语汇来塑造抒情诗形象,触击和打动读者的心灵。”(吴笛译: 《劳伦斯诗选》)他用暗示性的诗语而非直陈其事、其思,他没有明白告诉我们他想要追求什么、留住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只是描述了两种力量 ——“歌声”与“时间”,两个形象——“母亲”与“我”,一个时代——“童年”,仅此而已。

(乔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