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的少年 [德国]席勒

2024-03-31 可可诗词网-外国诗歌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泉水旁边坐着一位少年,

他用鲜花把花环编结,

他见溪水冲走了花环,

花环在波涛中颠簸:

就像泉水不停地流淌,

我的韶华也这样消失,

就像花环很快凋零,

我的青春也黯然失色!

别问我,在我青春妙龄,

为什么这般悲哀!

每当新春来临,

万物都满怀希望和欢欣。

可是这正在苏醒的

大自然的千百种声音,

只会在我的心灵深处

唤起沉重的愁闷。

美丽的春天给我带来的欢乐,

对我究竟有什么好处?

我寻找的只有一样,

她近在眼前,远在天边。

我渴望着张开双臂

伸向这珍贵的倩影,

啊,我没法达到她,

我的心始终无法安静!

下来吧,你美丽的仙女,

离开你那宏伟的宫殿!

春天怒放的鲜花,

我要撒在你的双膝间。

听啊,丛林响起歌声,

泉水潺潺酬鸣!

在那小小的茅屋里有块地方

留给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

(施种译)

【赏析】

《溪边的少年》和《姑娘的悲诉》可以说是席勒诗歌中的姊妹篇,尽管并不是同时所写。这首诗是为改译的法国喜剧《造福术》写的,该诗为剧中女主角夏绿蒂在第四幕第四场中所唱。但是,两首诗还是有许多依稀可见的相似之处,《姑娘的悲诉》和《溪边的少年》都是以年轻的抒情主人公的口吻来写的,一位是女性,一位是男性;诗歌的背景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展开,一个在河岸边,一个在溪水旁;两首诗同样沉淀着人类心灵深处承载的痛苦与欢乐、逝去与永存,体现了人们追求纯真爱情的美好意念和执着情怀。

诗的开篇犹如一幅油画,诗人为我们勾勒了一位坐在泉水旁边的少年形象,笔调抒情而温暖,但同时又流露出一份美丽的忧伤。少年的忧伤情怀与泉水旁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与中国古代诗词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相似,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花环的凋零、泉水的流淌,象征着人类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韶华一去不复返。在此,也显示了席勒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特点,在他的诗歌中,总是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的主人公溪边的少年有着和少年维特一样的烦恼,他正值青春妙龄,敏感而多情,生机盎然的春天却唤起了他心中的愁闷。在这首诗里,诗人把自然界的春天和人生的青春年华放在一起进行比照。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物复苏,到处呈现出欢乐和希望;而青春年华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少年的心中萌发了爱情,也充满着对人生理想和纯真爱情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节,同样又落笔在一幅画中,鲜花、丛林、鸟鸣、泉水、茅屋……构成了一幅美丽生动的油画。如果说,开篇的那幅画中,还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那么在最后,诗人则为我们描绘了理想中的欢乐图景。诗中有画,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艺术特色。

这首《溪边的少年》,再次体现了席勒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诗歌与自然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这些哲学命题隐含在如画的诗篇中。少年对逝去青春的怀恋和感伤,其实就是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少年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其实就是诗人对于理想的态度。席勒在对客观自然的描绘中融汇了他的主观态度,表现出他热情的理想。

(杨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