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沮洳
〔原文〕
彼汾沮洳,
言采其莫。
彼其之子,
美无度。
美无度,
殊异乎公路。
(洳、莫、度、路,鱼部。)
彼汾一方,
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
美如英。
美如英,
殊异乎公行。
(方、桑、英、行,阳部。)
彼汾一曲,
言采其。
彼其之子,
美如玉。
美如玉,
殊异乎公族。
(曲、 、 玉、 族, 侯部。)
〔译文〕
在汾水岸边的低湿处,采摘那 莫菜。他那个人儿呀,美得无法形 容。美得无法形容,管公车的官儿 怎能与他相比!
在汾水岸边的一个地方,采摘 养蚕的柔桑。他那个人儿呀,美得 跟花一个样。美得跟花一个样,管 兵车的官儿没法比得上。
在汾水的曲岸边,采摘那水 舄。他那个人儿呀,美得如同一块晶莹的玉。美得如同一块晶莹的 玉,管公族的官儿没法比得上。
〔评介〕
《汾沮洳》三章,章六句。关于 本诗的主旨,亦众说不一。《诗序》 说:“汾沮洳,刺俭也。其君俭以能 勤,刺不得礼也。”这好像是说,诗 人因君子勤俭,亲自到汾水边上去 采莫、采桑,不成体统,所以作诗 刺他。这是和诗的内容不符合的。 采者应是在下位的劳动人民。
王先谦在《集疏》中引《韩诗 外传》二说:“君子盛德而卑,虚己 以受人,旁行不流,应物而不穷。虽 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 乎哉?”又说: “君子……温乎其仁 厚之宽大也,超乎其有以殊于世 也。”这算是接触到了一点诗的内容。可是,以为 “虽在下位”的和 “温乎……超乎……”的仍是所谓 的君子,不曾注意到采莫采桑者本 来就是劳动者,是小人而不是君 子。魏源《诗古微》说: “据《外传》之言,盖叹沮泽之间有贤者隐 居在下,采蔬自给,然其才德实出 乎在位公行、公路之上,故曰虽在 下位而自尊,超乎其有以殊于世, 盖春秋时晋官皆贵游子弟,无材世 禄,贤者不得用,用者不必贤也。 《毛诗》因次《葛屦》之下,并以为 刺俭,乃以所美为刺,所刺为美。试 思 ‘采莫’、 ‘采’, 岂公卿之行? ‘如玉’、‘如英’,非褊啬之度。既极道其美,又何言不似贵人气象 乎?”王先谦认为“魏说是也”。他 们把采莫采桑的人指为贤者,以为 居官在位者都是“贵游子弟,无材 世禄,贤者不得用,用者不必贤”, 这就是进一步接触到本诗的内容 了。
朱熹的 《诗集传》认为本诗 “亦刺俭不中礼之诗。”他说“言若 此人者,美则美矣,然其俭啬褊急 之态,殊不似贵人也。”姚际恒也说 诗人“托言采物”以美公族之人。既 然此人“俭啬褊急”,为什么还要 “美”他呢?说美又说刺,上下的语 气是不相连贯的。方玉润的《诗经 原始》说本篇为“美俭德也。”认为 《诗序》和朱子之说是错误的。他 说:“魏君纵勤与俭,断不至亲乎采 莫,以失其度。即卿大夫,亦不过 于汾水湾环间课农树桑,为子孙 计,已足见其为勤俭也。此必公族 子姓,各有赐庄,躬亲树畜。诗人 于采莫、 采桑、 采之际, 得睹勤 劳而叹美之。”此说符合诗意。
余冠英先生认为“这是女子思 慕男子的诗。”他说: “称赞他 ‘如 英’ ‘如玉’,美得没法形容,远远 胜过了那些贵族的将军们。”这样 认为比较确切,当代学者多从此 说。诗中写一个女子歌颂一位既勤 劳又漂亮的小伙子,说这位男子的品质高尚,才能出众。表达了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尸位素餐者 憎恶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两句都 是先指明小伙子劳动的地点和内 容。汾水河畔,环境幽美。在这样 地势低湿的环境中辛勤劳动的小 伙子,似乎地位卑下,但是他很能 干。 既采莫, 又采桑, 也采, 农 事种种,样样精通。每章的后四句 都是赞美这个勤俭的小伙子,并说 他远远地超过那些魏宫官员。“美 无度”是说那位采菜人漂亮得没法 形容。那么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呢,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说他“美如 英”、“美如玉”。漂亮得简直像一朵 鲜花,像一块美玉。这里不仅写出 了小伙子正值青春年少,相貌俊 美,具有外表美,也夸赞了这位小 伙子品德纯洁高尚,具有心灵美。 用玉来喻品德,《诗经》中是多见 的。如 《卫风·淇奥》的 “有匪君 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赞 美这个文雅的君子,好像美玉宝石 经过了琢磨,更加纯洁,更加美好。“玉不琢,不成器”,喻人要经过磨练、修养,才能养成好的品德。
本诗在艺术上,除了重章叠 句,反复咏唱以外,比兴手法运用得也很好。朱熹在《诗集传》中说 这首诗各章都是“兴也”。吴闿生也 认为开头是起兴。此说尚无确据,只是推论。但用比还是非常明显 的,说那个小伙子“美如英”、“美 如玉”,以“英”、“玉”来喻人之相 貌漂亮、品德高尚。这就更进一步 表达了那个女子对她所爱的人的 称赞和倾慕。
彼汾沮洳,
言采其莫。
彼其之子,
美无度。
美无度,
殊异乎公路。
(洳、莫、度、路,鱼部。)
彼汾一方,
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
美如英。
美如英,
殊异乎公行。
(方、桑、英、行,阳部。)
彼汾一曲,
言采其。
彼其之子,
美如玉。
美如玉,
殊异乎公族。
(曲、 、 玉、 族, 侯部。)
〔译文〕
在汾水岸边的低湿处,采摘那 莫菜。他那个人儿呀,美得无法形 容。美得无法形容,管公车的官儿 怎能与他相比!
在汾水岸边的一个地方,采摘 养蚕的柔桑。他那个人儿呀,美得 跟花一个样。美得跟花一个样,管 兵车的官儿没法比得上。
在汾水的曲岸边,采摘那水 舄。他那个人儿呀,美得如同一块晶莹的玉。美得如同一块晶莹的 玉,管公族的官儿没法比得上。
〔评介〕
《汾沮洳》三章,章六句。关于 本诗的主旨,亦众说不一。《诗序》 说:“汾沮洳,刺俭也。其君俭以能 勤,刺不得礼也。”这好像是说,诗 人因君子勤俭,亲自到汾水边上去 采莫、采桑,不成体统,所以作诗 刺他。这是和诗的内容不符合的。 采者应是在下位的劳动人民。
王先谦在《集疏》中引《韩诗 外传》二说:“君子盛德而卑,虚己 以受人,旁行不流,应物而不穷。虽 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 乎哉?”又说: “君子……温乎其仁 厚之宽大也,超乎其有以殊于世 也。”这算是接触到了一点诗的内容。可是,以为 “虽在下位”的和 “温乎……超乎……”的仍是所谓 的君子,不曾注意到采莫采桑者本 来就是劳动者,是小人而不是君 子。魏源《诗古微》说: “据《外传》之言,盖叹沮泽之间有贤者隐 居在下,采蔬自给,然其才德实出 乎在位公行、公路之上,故曰虽在 下位而自尊,超乎其有以殊于世, 盖春秋时晋官皆贵游子弟,无材世 禄,贤者不得用,用者不必贤也。 《毛诗》因次《葛屦》之下,并以为 刺俭,乃以所美为刺,所刺为美。试 思 ‘采莫’、 ‘采’, 岂公卿之行? ‘如玉’、‘如英’,非褊啬之度。既极道其美,又何言不似贵人气象 乎?”王先谦认为“魏说是也”。他 们把采莫采桑的人指为贤者,以为 居官在位者都是“贵游子弟,无材 世禄,贤者不得用,用者不必贤”, 这就是进一步接触到本诗的内容 了。
朱熹的 《诗集传》认为本诗 “亦刺俭不中礼之诗。”他说“言若 此人者,美则美矣,然其俭啬褊急 之态,殊不似贵人也。”姚际恒也说 诗人“托言采物”以美公族之人。既 然此人“俭啬褊急”,为什么还要 “美”他呢?说美又说刺,上下的语 气是不相连贯的。方玉润的《诗经 原始》说本篇为“美俭德也。”认为 《诗序》和朱子之说是错误的。他 说:“魏君纵勤与俭,断不至亲乎采 莫,以失其度。即卿大夫,亦不过 于汾水湾环间课农树桑,为子孙 计,已足见其为勤俭也。此必公族 子姓,各有赐庄,躬亲树畜。诗人 于采莫、 采桑、 采之际, 得睹勤 劳而叹美之。”此说符合诗意。
余冠英先生认为“这是女子思 慕男子的诗。”他说: “称赞他 ‘如 英’ ‘如玉’,美得没法形容,远远 胜过了那些贵族的将军们。”这样 认为比较确切,当代学者多从此 说。诗中写一个女子歌颂一位既勤 劳又漂亮的小伙子,说这位男子的品质高尚,才能出众。表达了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尸位素餐者 憎恶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两句都 是先指明小伙子劳动的地点和内 容。汾水河畔,环境幽美。在这样 地势低湿的环境中辛勤劳动的小 伙子,似乎地位卑下,但是他很能 干。 既采莫, 又采桑, 也采, 农 事种种,样样精通。每章的后四句 都是赞美这个勤俭的小伙子,并说 他远远地超过那些魏宫官员。“美 无度”是说那位采菜人漂亮得没法 形容。那么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呢,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说他“美如 英”、“美如玉”。漂亮得简直像一朵 鲜花,像一块美玉。这里不仅写出 了小伙子正值青春年少,相貌俊 美,具有外表美,也夸赞了这位小 伙子品德纯洁高尚,具有心灵美。 用玉来喻品德,《诗经》中是多见 的。如 《卫风·淇奥》的 “有匪君 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赞 美这个文雅的君子,好像美玉宝石 经过了琢磨,更加纯洁,更加美好。“玉不琢,不成器”,喻人要经过磨练、修养,才能养成好的品德。
本诗在艺术上,除了重章叠 句,反复咏唱以外,比兴手法运用得也很好。朱熹在《诗集传》中说 这首诗各章都是“兴也”。吴闿生也 认为开头是起兴。此说尚无确据,只是推论。但用比还是非常明显 的,说那个小伙子“美如英”、“美 如玉”,以“英”、“玉”来喻人之相 貌漂亮、品德高尚。这就更进一步 表达了那个女子对她所爱的人的 称赞和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