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原文〕
桃之夭夭,(鲁韩夭夭作枖
灼灼其华。枖,又作。)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华、家,鱼部。)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实、室,脂部。)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蓁、人,真部。)
〔译文〕
桃树长得嫩鲜,花儿灿烂含苞 待放。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妇成家喜 洋洋。
桃树长得嫩又壮,树儿结果肥 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妇和好成 一家。
桃树长得嫩又大,叶儿鲜美满 枝杈。这位姑娘要出嫁,趁早把她娶 到家。
〔评介〕
《桃夭》三章,章四句。这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大 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 的婚姻,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女子出 嫁纯真美好的祝愿。《小序》曰:“后 妃之所致也。”《大序》又曰:“不妒 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 民也。”这些说法都不足取,只有 “婚姻以时”还符合诗意。清方玉润 《诗经原始》说:“此亦咏新婚诗,与 《关雎》同为房中乐,如后世催妆坐 筵等词。特《关雎》从男求女一面说, 此从女归男一面说,互相掩映,同为 美俗。”此说甚是。
《桃夭》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 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 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唐孔颖 达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 华之盛。桃或少而未华,或华而不 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 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 也。”又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之 曰:“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 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春天桃花盛 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 《易林》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 宋朱熹《诗集传》:“周礼,仲春令会 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 也。”所以诗中三章中的 “室家”、 “家室”、“家人”都是用以说“婚姻 以时”,是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 男女成为夫妇的好时候。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妇。《左传·桓公 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 妇也。”该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有 关婚嫁礼俗传统,这些习俗影响至 今。诗中运用了重章、叠句,反复赞 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 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 了歌谣的风格,又展示了农村的物 候。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 华”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文心雕 龙·物色》说:“故 ‘灼灼’状桃花 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 为日出之容,‘漉漉’ 拟雨雪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 之韵。”
桃之夭夭,(鲁韩夭夭作枖
灼灼其华。枖,又作。)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华、家,鱼部。)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实、室,脂部。)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蓁、人,真部。)
〔译文〕
桃树长得嫩鲜,花儿灿烂含苞 待放。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妇成家喜 洋洋。
桃树长得嫩又壮,树儿结果肥 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妇和好成 一家。
桃树长得嫩又大,叶儿鲜美满 枝杈。这位姑娘要出嫁,趁早把她娶 到家。
〔评介〕
《桃夭》三章,章四句。这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大 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 的婚姻,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女子出 嫁纯真美好的祝愿。《小序》曰:“后 妃之所致也。”《大序》又曰:“不妒 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 民也。”这些说法都不足取,只有 “婚姻以时”还符合诗意。清方玉润 《诗经原始》说:“此亦咏新婚诗,与 《关雎》同为房中乐,如后世催妆坐 筵等词。特《关雎》从男求女一面说, 此从女归男一面说,互相掩映,同为 美俗。”此说甚是。
《桃夭》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 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 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唐孔颖 达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 华之盛。桃或少而未华,或华而不 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 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 也。”又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之 曰:“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 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春天桃花盛 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 《易林》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 宋朱熹《诗集传》:“周礼,仲春令会 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 也。”所以诗中三章中的 “室家”、 “家室”、“家人”都是用以说“婚姻 以时”,是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 男女成为夫妇的好时候。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妇。《左传·桓公 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 妇也。”该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有 关婚嫁礼俗传统,这些习俗影响至 今。诗中运用了重章、叠句,反复赞 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 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 了歌谣的风格,又展示了农村的物 候。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 华”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文心雕 龙·物色》说:“故 ‘灼灼’状桃花 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 为日出之容,‘漉漉’ 拟雨雪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 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