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迈

2019-05-16 可可诗词网-《诗经》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石序有周。薄言震之 莫不震 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小序》云:“巡守告祭柴望也。”其他注本大都无异议。何谓柴望?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十九云:“柴祭昊天,望祭山川。”关于此诗创作原 因与作者,则云:“巡守而安祀百神,乃是王者盛事。周公既致太平,追 述武王之业。故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宣十二年《左传》云‘昔武王克 商,作颂曰:‘载戢干戈’,明此诗武王事也。《国语》称周公之颂曰‘载 戢干戈’,明此诗周公作也。”即《时迈》是由周公所作以述武王之业, 并歌舞于柴望之时的诗。
        全诗共一章十五句。 孙称赞此诗的章法之妙说:“首二句甚壮甚 快,俨然坐明堂、朝万国气象。下分两节,一宣威,一布德。皆以‘有 周’起,‘允王’结,整然有度,遣词最古而腴。” (转引自陈子展《诗经直 解》) 这是符合实际的。
        从《大雅》中我们知道,当时人以为天子的位置是由上天所安排 的。因此,周王祭天的目的就当然地在于向诸侯们表示他已经得到了上 天的许可和保佑,此诗一开头便以设问的方式提出: 我到各诸侯国巡 行,上天是否承认我的天子地位呢? (时,发语词,无义; 邦,即各诸 侯国; 子,此为动作,当儿子看。)
        乍看之下,这提问似乎有点突兀。但联系下文,就不难发现它的妙 用了。这里并不是对周王之获得天命有什么疑虑,而仅仅是在听众和读 者心中勾起一个悬念,为全诗铺垫一种气氛而已。接下来的第一节便是 对这一疑问的回答,诗歌先笼统地说道: 上天实在是保佑我们周朝的。 (右,通佑,序,亦“助”义) 然后从人事和鬼神两个方面表现周得到了 天命: 正因为有上天在眷顾着,所以武王对诸侯稍微震动一下,诸侯们 无不惊惧万分; 同时,正因为周人的德行所致,天地众神,山川之灵也 为之感动,欣然受享。(叠,惧。河、岳,或云黄河、泰山) 所以,周 王实在无愧为天下之君。
        第二节是在第一节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第一节说已得天命,第二 节说如何保住天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是周人较商人进步的看 法。所以,这里的中心内容便是求美 (懿) 德以保天命。如何求美德? 诗歌用了两句高度形象概括的诗句来表述这一思想:“载戢干戈,载橐弓 矢”。载,乃、就。戢,收藏; 橐,古代盛衣甲与弓箭之袋,此处动词 化,干戈为弓矢是武力的象征。把干戈与弓矢收藏起来也就是偃武修 文、不再用兵的意思。这当然是美德的重要表现,但这虽然是对保持天 命的努力,但同时也是对诸侯的暗中许诺:天下安定之后,诸侯不用担 心周王的侵凌,周王将在全中国 (时夏) 推行文治之德。
        此诗结构周密,层次清晰,以周王朝与天命的关系构成全诗的主 线。自答自问的手法运用十分巧妙,使诗歌的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对 于揭示诗歌的创作意图起到良好的作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