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跋

2019-05-16 可可诗词网-《诗经》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公孙硕, 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公孙硕, 德青不瑕。

        本诗为赞颂一个贵人,称誉其安凝自重的德行风貌。
        全诗二章,每章四句。各章皆用一匹老狼的形象兴喻,“跋”,音 拔,于此读簸,踏也。“胡”,乃颔下悬肉。“疐”,音至,踬蹶也。毛傅释 云:“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进退有难”。诗中描写了老 狼的这种窘况,后人因将“跋前疐后”作为譬喻“进退两难”的成语。
        作诗者在铺叙了老狼的情况后,转而描述篇中的主人公——公孙, 意在颂扬, 首章美其风度, 末章赞其德行。“硕”, 朱熹《诗集传》: “硕, 大; 。 美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曰:“硕者, 心广体胖 之象”。“疐”,音戏,古代一种复底 。“赤舄”,《诗集传》:“冕服之舄 也”,乃是古代王公所穿最高贵的复底鞋。“几几”,《诗集传》:“安生重 貌”,或释为形容鞋头饰物之美盛。篇中“公孙”的“孙”读逊,“瑕”,读 胡,疵病之意。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解“不瑕”云:“不,语词。瑕与遐 通,远也,言其德音之远也”。另是一解。通篇观之,作诗者首先叹服 贵人的盛服凝然,风神安重,继而夸奖贵人的德音纯善,令闻广远。
        这首诗用老狼及其窘况来开篇,来引发对诗篇主人公的描写,其观 察力十分细致,而设想更显奇兀,但却并非难以理解。传统的解释就此 认为,诗篇主人公指的就是周公。老狼之前践胡、后绊尾的两难状况, 是用来取喻周公恐惧流言的艰难处境; 下文所咏公孙 (周公) 的安重之 貌,更反衬出周公的德行深盛。《诗集传》写道:“周公虽遭疑谤,然所 以处之不失其常,故诗人美之,言狼跋其胡则疐其尾矣,公遭流言之 变,而其安肆自得乃如此,盖其道隆德盛而安土乐天有不足言者,所以 遭大变而不失其常也”。它还引证说:“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孔子厄 于陈蔡而不以为戚,周公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而赤舄几几,德 音不瑕,其致一也”。传统的解释虽自成其说,然持老狼的形象与周公 的风致相印证,以“公孙”之词称周公,盖均可斟酌。
        故以为本篇系赞誉通常一贵人,因而赞美之余,可略添谐谑,以德 音美好为篇中主旨,亦用行走维艰的狼的形象稍表善意的嘲戏。这一解 释似与篇中用意较为贴切。
        或进而认为,此篇整个基调乃是反语,实际只是对此贵人 (公孙) 的咒骂。“硕”是反语, 实即俗语中的“臭美”。“德音不瑕”也是反讽, 北 京俗语有“德行”一词,宛可印证。这种看法是否平允恰当,亦可研究。
        作诗者在本篇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诗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对老狼形象的描摹,呈现了深入的观察力和活泼的联想力。以“赤舄几 几”描写公孙,读来使人眼目灿然。它们都能给读者留下生动深刻的印 象。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