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仙歌
李 白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
李白一生倾心于求仙学道,尤其是当他政治失意、理想不得实现之时。他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谣》)他幻想从道教五彩缤纷的神仙世界中寻求他所追求的理想世界,追求他在现实世界中所得不到的自由。宗教的热情和道教中美丽的神仙传说,激励他创作了许多充满自由幻想优美动人的游仙诗。此诗就是其中之一。
此诗写出了李白渴望羽化成仙,遨游沧海,飞越蓬莱的美好愿望,从而摆脱世间虚伪礼教的拘束,脱离丑离现实的黑暗统治,到达自由逍遥的理想世界。
诗的头二句以自由自在东飞沧海的仙鹤为喻,来表达他对自由的渴望,鹤是道教神仙世界中的仙禽,是自由的象征。道教中有丁令威化鹤成仙归辽东的故事,也有仙人王子安跨鹤升天的故事。此诗的 “一鹤东飞”即暗用了丁令威化鹤的典故。“沧海”指渤海。传闻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此句即说: “过沧海”,是指飞向渤海之东的三神仙的仙境去。“放心散漫”意即无所拘束,自由自在,“知何在?” 明知仙鹤飞向神仙世界却不说出,故问知何在?用以启发读者想象,让读者去得出结论。
“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此二句李白想象蓬莱仙山上的仙人朋友正在那里浩然长歌,攀着仙山上的玉树,向自己了望,热切地盼望着自己的到来。盼望仙人邀请升天,是李白的一贯愿望。他曾在诗中多次表达这种愿望:“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焦山望松寥山》)“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 《早望松寥山》) 等等。“玉树”,是仙境中的仙树。传说蓬莱等三神山上有 “珠玕之树,皆丛生,花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列子·汤问》)李白还有诗说得很清楚: “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玉树生绿叶,灵仙每登攀。一食驻绿发,再食留红颜。吾欲从此去,去去无时还。”(《杂诗》)
“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此二句转对现实人间统治者的批判。主要是对儒家虚伪礼教的批判。儒家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把尧舜看作是德比天高的圣贤之君。尤其是尧舜的禅让,更被认为是儒家礼让的典范。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也!”( 《孟子·腾文公上》) 老庄是反对儒家的道德仁义的。庄子将尧舜与藐姑射之山的神人相比,甚至认为尧舜不过是像神人身上的尘土和秕糠一样的渺小可怜 (见 《庄子 ·逍遥游》)。庄子还借盗跖之口大骂尧舜,举出“尧不慈,舜不孝”、“尧杀长子,舜流母弟”的不仁行为。李白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他认为尧舜禅让是儒家编造的虚伪故事。事实上,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并非是禅让,而是失权的结果。“尧幽囚,舜野死。”( 《远别离》)他认为尧是被舜幽囚夺权,舜是被禹放逐在南方野死。同时,在李白的晚年,他已看出了唐朝历代皇帝父子争权逆篡的丑剧。一代圣群君唐太宗就是杀死亲兄弟,逼迫父亲李渊让位而当上皇帝的。唐玄宗也是这样,他逼迫其父睿宗将帝位让给他。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故伎重演,在灵武擅自即帝位,逼迫玄宗将大权交出。这一切都是在 “禅让” 的冠冕堂皇的名义下进行的。现实是如此龌龊卑鄙,怎能让人相信儒家尧舜禅让之说的可靠呢?既然儒家所标榜的尧舜圣君的灵光都不复存在了,那么尧舜以下的所谓圣君贤臣还有可值得尊敬的吗?“汤放桀,武王杀纣,贵贱有义乎?王季为适,周公杀兄,长幼有序乎?(《庄子 ·盗跖》) 庄子以儒家之道,还治儒家之身,以儒家伦理道德之矛,还攻儒家之盾,真是够锐利尖刻的了。儒家所标榜的圣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三代以下的的帝王卿相了。统治者的虚伪和丑恶,代代可见,怎能不让人 “自余嚣嚣直可轻”呢?
对丑恶现实的憎恶,更使得李白觉得道教神仙天国的可爱:“朝弄紫泥海,夕披丹霞裳。……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古风》)其四十一)于是,他在此诗的末二句写道: “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巨鳌”,神话传说中驮着蓬莱三神山中的神龟。《列子 ·汤问》上说,渤海之东有五神山,上帝恐怕被海浪冲走沉没,便派十五只巨鳌在下面驮着它们。龙伯国有巨人,钓走了六只巨鳌,使得两个神山沉没于水中。便还剩有九只巨鳌在驮着蓬莱、方壶、瀛洲三座神山。这里请求巨鳌莫要把三神山载走,我李白还想到蓬莱山上去游一遭呢! 以诙谐的口气,表示他对神仙自由世界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世界的厌弃。此诗当作于李白的晚年,对仕途彻底绝望之时。
关于此诗的主旨,有人曾从李白积极用世的方面来解释。元人萧士赟说:“此诗太白睠顾宗国,系心君王,冀复进用之作也。一鹤自喻,仙比人君,玉树比爵位。时肃宗即位于灵武,明皇就逊位,时物议有非之者。太白豪侠旷达之士,亦曰法尧禅舜自古有之。何足惊怪?为是嚣嚣者不知古今,直可轻也。未句拳拳安史之灭,宗社之安。或者用我乎?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白有之云。”此说强为说解,恐与李白此诗不符,吾不取。录之以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