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藏
苏 轼
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钥,蚩尤守其庐。
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嘉祐八年 (1063) 秋,苏轼在凤翔府任签判,因与知府陈希亮不和,被弹劾。他怀着孤寂苦闷的心情,来到终南山下的上清太平宫,饱览了谿堂所藏丰富的道家经典,写了这首诗。
此次终南之行是半年前决定的。苏辙把吏事烦扰而上司掣肘及想偷闲读书的计划,告给了在京侍父的胞弟苏辙。苏轼写了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谿堂读书》诗,用 “著书虽不急,实与百世谋”之类的话劝慰兄长。苏轼依原韵奉和说:“我诚愚且拙,身名两无谋。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颇以患得患失的官场生涯为苦境,希望有机会去终南道观上清宫读书。因公务繁忙,从 “春禽始嘤呦”拖到 “近日秋雨足”,才得以喘息静思,“譬如倦行客”,“暂憇得一漱”,期于洗垢以脱俗。由此可见,苏轼读道藏目的有二: 其一是寻找精神支柱,从中得到慰藉; 其二是不愿为操劳吏事而废学,准备在仕途受阻后,效法苏洵当年摆脱功名而专心于学术。这也正是作者 《读道藏》诗的写作心态。
全诗可分两节。前半五韵10句,叙述来谿堂读书的经过与见闻;后半五韵10句,记下读道藏的心得与感慨。
“嗟余”四句交代访书经过,说明诗人企盼已久,总算幸运地得到游学终南太平宫的良机。道藏《空洞灵章经》曰: “紫微焕七台,骞树秀玉霞。众至集琳宫,金母命清歌。”这里苏轼以“琳宫”指代终南上清太平宫道院,那儿聚存着先朝留下的 “千涵书”。“戢戢”,言其多也。“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极言道藏之精美华贵。旧注引 《汉武内传》:“帝见西王母巾器中,有一卷小黄书,盛以紫锦之囊。帝问: ‘此何书?’ 曰: ‘此 《五岳真形图》也。’其文秘禁。即令女宋灵宾更取一图以与帝。灵宾探怀中,盛以云锦之囊,母以付帝。”另据《太平广记》卷四四八引 《乾子》,唐神龙中,庐江何让之赴洛,遇上已日,将陟老君庙,游光武陵。见一翁,姿貌有异常辈,眉鬓浩然,抱膝南望吟。让人遽欲前执,翁倏然跃入丘中。让之从焉,翁已复本形矣。遂见一狐跳出,尾有火焰如流星。让之见一几案,上有一帖文书,其辞曰: “何以充喉,吐纳太虚。何以蔽踝,霞裾云袽。”让之怀书帖出穴,颇有奇遇。东坡用此二典,无非是说太平宫翃堂道藏来历不凡,多为装帧华美的珍本秘藉,从而为这些道教经典著作蒙上神奇色彩。“王乔掌关钥,蚩尤守其庐”二句,说明上清宫借助于神灵的护卫,道藏保管严实机密。王乔即传说中的古仙人王子乔,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详见 《列仙传》。蚩尤是传说中的古九黎族部落酋长,曾与黄帝争于钜鹿之野; 后亦被神化,道藏中多画蚩尤守御之状。这里是说,谿堂道藏由王乔掌管书库的门闩,蚩尤把守着进宫的大门,真乃守卫森严,万无一失。“乘闲”二句说自己忙里偷闲,好不容易得到这次读书机会,可惜时间紧迫,道藏太多,无暇细读慢品,只能翻阅涉猎。“乘闲”谓趁机会;“掀搅”是原指翻扰折腾,此谓查阅典籍。这是苏轼平生第一次接触到这样丰富的美不胜收的道藏,故浏览而不求甚解,急切地汲取着精神食粮。
“至人” 以下具体描写读道藏的心得体会。《庄子·田子方》云: “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又 《人间世》云: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意谓“至人”顿悟“心斋”说,排除求名斗智的杂念,达到空明的心境,自然与“道”相合,进入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心闲”二句,《黄庭经》云:“心部之宫莲含华。”注:“心脏之质像莲花之未开也。”道藏有《胎息经》讲气功修炼法:“凡欲胎息,先丹田,次五脏,次存心;心如红莲花未开下垂。”(参见《云笈七签》卷三五)莲花一名芙蕖,此谓以虚净纯一之心对照道藏,顿觉洁白无瑕,美如莲花,这是“道集由中虚”,回避人世纷争的结果。“千岁厌世去”,婉言人死,典出《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籧篨”乃粗竹席。《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谓其“著论为葬送之制,名曰《笃终》”,主张“不设棺椁,气绝之后,以籧篨裹尸”。这里借喻人死灯灭万事空,“至人”妙言无以救治,免不了竹席裹尸掩埋而已。“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这四句化用《庄子·让王》语意:“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土苴”犹云土渣,喻轻贱之物。尧舜以天下让子州支父,他说:“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诗人借庄子学说强调完身养生,鄙视利禄名位,似已承担不了兼济天下的重任。实际上埋在心中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并未彻底解决,只好忧心忡忡以待来日。苏轼首次全面探讨道藏奥秘的尝试,只能说小有收获,并未洞晓真谛。但他试图用老庄清静无为思想与命运抗争,用道家诡奇瑰丽典故装点诗文。对道藏采取实用主义研习态度的端倪,在《读道藏》诗中已然隐约可见。